索引号: 11370000004502323D/2025-01228 发布日期: 2025-08-08
发布机构: 山东省教育厅 组配分类: 其他文件
有效性: 成文日期: 2025-08-09
统一编号:
关于全面培育学生阅读素养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 2025-08-08 18:42 浏览次数: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关于全面培育学生阅读素养的指导意见

鲁教语字〔2025〕2号

各市教育(教体)局、语委,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部深入实施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相关要求,推动校园阅读工作深入开展,全面培育大中小幼学生语言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四维协同,构建大中小幼贯通式阅读素养培育体系,推动学生通过阅读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从知识积累到素养生成、从阅读理解到实践创新能力跃升的三重转化,把学生塑造成“乐读、善思、健行”的终身学习者,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内容

(一)构建贯通式阅读体系。以校园为主场,聚焦学生阅读素养培育核心任务,以科学评价为手段强化支撑力度,以资源整合为依托夯实保障基础,扎实推动校园阅读工作落地见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贯通式阅读培养体系,赋能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提升。各市教育(教体)局要立足本地实际,做好阅读素养提升工作的整体规划,因地制宜确定工作方向,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学生特点的阅读素养提升实施策略,同时完善多维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市级教育部门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区域内阅读工作有序开展。各高校、各市教育(教体)局要强化协同配合,通过搭建数字化阅读平台等方式,以技术赋能阅读培养体系建设,致力实现学生阅读素养的终身发展,形成从校园到家庭、社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面覆盖、协同推进的阅读教育发展格局。

(二)打造立体化阅读环境。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强化阅读资源建设,精心打造图书馆、阅览室、读书角、朗读亭、书吧等阅读空间,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数字媒介等平台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培育特色校园读书文化。严把学生读物内容审核关,以优质读物为基础,举办校园阅读系列活动,推动校园阅读从硬件设施提升转向文化内涵深耕。推进校园阅读与家庭阅读有机融合,学校可通过课程化设计、资源平台搭建,提供服务支持;鼓励家庭制定阅读计划,共读好书、共享成长;用好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社会公共资源,大力拓展阅读资源和空间,形成家校社协同共育的良好阅读生态。

(三)提升阅读教学品质。根据学生的认知和阅读素养水平,结合《山东省学生阅读素养培育实施细则》(见附件,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灵活调整阅读指导进度与重点,制定个性化阅读指导方案,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注重课内外衔接,鼓励积极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提高阅读课质量,打造精品阅读课程。高校需立足学术素养与创新能力培育目标,构建“专业导向+通识拓展”的阅读强化体系,将经典学术著作研读嵌入专业必修课,开设跨学科阅读研讨班,鼓励学生突破学科边界开展主题式深度阅读。打造“人文经典”“科学前沿”等通识阅读模块,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导高校学生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面向青少年学生,加强读书活动的常态化建设,通过“每天阅读一小时”“周末阅享半日”“大阅读课后服务”“晨诵、午读、暮省”等行动,保障学生阅读时长。深入开展“读经典 我思考”“典耀中华”“书香同行 阅读青春”等主题阅读活动,推进“读思结合”“知行合一”,巩固提升阅读成效。

(四)加强阅读指导队伍建设。做好专家指导与教师阅读指导能力提升的协同发力,把阅读指导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汇聚教育领域资深阅读专家、知名作家及学者、优秀一线教师及教育管理者组建阅读指导专家团队,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加强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提升研究,定期推荐阅读书目,为阅读教育提供精准的内容指引;针对阅读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阅读教育教学方案;围绕阅读课程设计、阅读内容把关、阅读评价运用等关键领域,为培训课程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引导教师强化阅读内容把关能力,提升阅读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同时,搭建阅读指导交流平台,建立阅读指导优秀课例资源库,促进跨校跨区域交流,全面推动阅读指导队伍专业化发展。

(五)强化数字化赋能。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深化数字化阅读。有效利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山东全民阅读在线平台等各类数字图书资源,进一步丰富学校阅读方式和资源,构建个性化数字阅读空间,提升阅读的便捷性和连续性。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时掌握中小学生阅读情况,精准分析其阅读表现,实时检验阅读成效并调整阅读方案,将“千人一策”的粗放式阅读转向“一人一策”的精准化培育,实现个性化阅读推荐与阅读评测,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兴趣,持续激发学生阅读内驱力。

(六)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以过程性评价为核心,结合《实施细则》将学生阅读素养培育分为阅读兴趣、阅读行为、阅读能力、阅读转化4个核心目标,并设立子目标及达成方式,鼓励学校在阅读数量、频率、习惯和意识等方面设置评价观察点,为评价区域和学校阅读质量提供数据支持。结合开展青少年语言文化素养监测,凝聚教师专业评价、学生自评、学生自主互评、家长协同督评的合力,定期开展评测工作并将评价结果科学转化应用于阅读指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化阅读成果展示与推广,鼓励学生以读书笔记、阅读分享、文学创作等形式展示阅读成果。在全省范围内遴选学生阅读素养培育试验点,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品牌模式,带动区域内阅读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提升带动全民语言文化素养提升,为建设书香社会提供坚实支撑,助力构建与教育强省、文化强省建设相适应的全民阅读生态。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好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抓好任务落实。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组织实施,以“一校一案”的方式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加强阅读课程建设,建立教师阅读教研共同体,定期开展教学研讨,组织开展阅读展示活动。

(二)完善协同机制。以家长学校为依托,开展亲子阅读能力提升培训,引导家长从“督促者”转变为“领读者”,掌握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法,指引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涵育家庭阅读新风尚。整合社会优质阅读资源,鼓励在社区打造青少年阅读角,组织开展假期阅读公益辅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资源优势互补的学生阅读素养提升新格局。

(三)提供技术保障。优化数字平台功能,提供多种阅读资源,支持书签、笔记、标注等阅读行为,动态记录阅读过程。开发建设覆盖全学段的数字阅读平台,探索建立阅读素养AI评价模型,通过分析学生的阅读行为,对照评价标准,提供个性化阅读方案,促进青少年阅读工作提质增效。



附件:山东省学生阅读素养培育实施细则.docx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25年8月8日

附:《关于全面培育学生阅读素养的指导意见》解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