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作为第二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单位,认真对标对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标准》,聚焦党建主责主业,探索推行“四抓四促四提升”工作模式,有力强化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目标思路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持“党建引领、业务牵动、共建互促”的发展理念,探索推行“抓理论武装促落实、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抓制度规范促管理、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抓示范引领促转化、提升党支部的创造力;抓社会服务促发展、提升党支部的服务力”的工作模式,努力将党的建设与学校心理学科建设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提质增效,实现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融合互促。
二、创建做法
(一)抓理论武装促落实,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党支部始终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支部建设的主线,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教师理论学习的“首要内容”,认真落实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教育引导教师补钙铸魂,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集体学”和“个人学”相结合。在集体学方面,聚焦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党支部年度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科学规划年度学习内容,将政治理论学习与支部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引领广大党员学思想、强党性。在个人学方面,为教师购买《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学习书籍,固定每周四下午为政治理论学习时间,为理论学习创造良好条件,确保学有时间、学有保障。
“线下学”与“线上学”相结合。打造以线下学为主、线上学为辅的一体化学习模式,将理论学习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实现理论学习制度化、经常化、长效化。线下学习以“三会一课”为依托,坚持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重视理论灌输和交流研讨,确保每一次理论学习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线上学习注重运用“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资源,组织观看灯塔大课堂系列党课、榜样专题节目等,确保学新学活、融会贯通。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邀请地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党校专家学者进校园,先后邀请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教授张传鹤、莱芜区委党校教研室主任韩冬玲、济南市教育局思政处处长王翔宇等作党史学习教育、高校心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等专题辅导报告。同时,积极用好地方红色资源,先后赴山东省党史陈列馆、孔子博物馆、尼山大学堂、红旗渠纪念馆、谷文昌纪念馆等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现场研学,巩固理论学习效果,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统一。
(二)抓制度规范促管理,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党支部紧紧抓住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这个关键,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从“强基础、抓规范、促提升”入手,推动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
坚持“党小组建在教研组上”。按照有利于学科建设、便于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原则,依托教研组将党支部党员划分6个党小组,实现党小组和教研组的一体化设置。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党小组(教研组)运行模式,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与学生思政的协同工作机制,把教育教学质量和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统一起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由党员教师带头开展课题研究、集体备课等活动,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提升基层党建活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召开“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能力”党小组系列研讨交流会,开展专项研究,为高质量人才培养集智攻关。
坚持“基本组织制度落实落细”。以创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抓手,进一步细化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奖惩激励、教师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等基础制度,研究制定《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实施办法》《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实施细则》《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师生制度》等制度,做好统筹兼顾、结合融入这篇“大文章”,将组织生活有机融入支部各项工作之中,保证落实有时间、有记录、有效果。
推行“党建工作清单化管理”。按照职责更明晰、任务更细化、执行更便利的要求,对照“七个有力”“五好三强”要求,每年初制定党支部年度工作“明细单”,形成支部工作“任务书”,明确工作落实的“路线图”。与此同时,注重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学院党委每月跟踪督导工作进展,每季度进行一次点评,每年底进行总结,将清单落实情况与年度党支部评星定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基层党建品牌创建立项等重要事项挂钩,充分激发党支部的工作动力和活力。
(三)抓示范引领促转化,提升党支部的创造力。党支部始终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主动融入、服务和保障学科建设,让党的组织力引领力在学院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和重点方面有效嵌入,不断为加快培育高质量心理学人才提供新动能。
以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党支部始终秉持教书育人理念,把教育教学作为首要任务,无论教授、还是副教授,都长期坚守在本科教学第一线,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100%。充分发挥党小组(教研组)一体化设置的优势,注重挖掘党小组(教研组)育人功能,由党小组长(教研组长)带头开展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品牌创建等活动,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提升基层党建活力,点燃学院事业发展新引擎。
以党建引领科研创新。通过组建以党员为主体的科研攻关团队,带领党员围绕心理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把党建引领转化成强大的创新效能,实现“以党建促科研、以科研强党建”的良性互动,取得丰硕成果。学院在人类心理疾患的发生机制、认知的神经基础、全环境立德树人等领域提出了国际首创的理论模型和学术观点,系列科学发现进入国际权威教科书。
以党建引领人才培育。着力培养高水平拔尖人才,推进“心路相伴”全员育人党建项目,实施“卓越心理人才培育计划”,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创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育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心理学人才。定期举办学术科研交流和项目进展介绍,召开研究生工作组会,通过参与式、互动式、研究式等形式,交流心理学研究动态,帮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科研成果。
(四)抓社会服务促发展,提升党支部的服务力。党支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组织党员教师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在服务人民、回馈社会中彰显责任担当。
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受教育部委托开展小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表现水平研究,所研发成果进入新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领衔研发我国校园欺凌防治体系,围绕抑郁干预、校园欺凌防治、学生心理健康等形成政策咨询报,被教育部采纳政策咨询报告7项,并长期服务于教育部大中小学生心理骨干教师培训;建成山东省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省域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创新模式,面向山东并辐射全国,致力于维护和提升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聚焦民众心理健康。受山东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委托建设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出版《山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面向全省和区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心理健康应急服务培训,培训43万余人次,被央视网、省教育厅官方公众号“山东教育”等媒体报道。启动济南市历下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完成济南市历下区职工服务项目,获益人数达10000余人。
聚焦社会重大需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党支部积极响应社会需求,组织党员骨干教师在省内率先开设心理援助400热线,被评为“专业可靠的中国心理热线”(全省仅3条),做法被“学习强国”报道。1名党员干部参加山东省赴英联合工作组,全力做好留学生思想稳定、防疫知识宣介、紧张焦虑情绪疏导等工作。党员教师主动参与5条心理热线的专家座席服务,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心理学院党委获评山东省“抗疫榜样”基层党组织,是山东省高校系统唯一入选的院系党组织。
三、成果成效
(一)党建活力持续迸发。“双带头人”工作室的示范效应充分彰显,学院党建工作创造力有效提升。《“成长合伙人”心理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学院儿童青少年发展教学科研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心理学院党委被表彰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山东省第二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1个团支部获评2020—2021学年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二)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将立德树人作为工作室建设的落脚点,打造形成“心路相伴”全员育人党建项目特色品牌,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学生获省级优秀学位论文、优秀成果奖39项;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奖8项,为“优胜杯”获奖单位;博士研究生均能够在SSCI高水平期刊或心理学国内顶尖期刊《心理学报》发文。
(三)学科建设有力推进。充分发挥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紧锚定“冲刺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凝聚学科发展合力。心理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B类潜力学科。2019年以来,承担国家级课题36项,其中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4项。学院4人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理论界)”、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6名教师获评山东泰山学者首批特聘教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