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三会一课”为党建工作平台,秉承“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高举旗帜、明确方向、立足高职、创新发展、多措并举、示范引领”的建设理念,始终以“党建引领、业务推进、双轮驱动,实现党建业务深融合共提升”为中心目标,凝练“三三三”党建工作理念,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业务深融互促“三三三”工作体系
1.聚焦党建引领,强化组织建设,夯实融合基础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聚焦规范化、严细化、标准化,围绕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中心工作,加强组织建设,夯实融合基础。
优化组织设置,完善运行机制,激活组织动力。一是科学设置党小组,以教育教学和教学科研为方向设教学和科研两个党小组,在党员先锋的带领下,打造多支攻坚克难团队。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制订《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等制度,提升支部工作规范化水平。三是建立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的党建运行机制,围绕中心工作,以制度为抓手,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狠抓工作落实,促进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间的深度融合。
规范组织生活,注重理论提升,筑牢思想根基。一是严格“三会一课”制度,规范主题党日活动,建立“周二党建活动日”,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学习、我来讲党课等活动,打造“‘两学一做’主题微党课”和“创意主题党日”两大党建品牌。二是建立常态化理论学习、研讨制度。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山东商职学院马院”微信公众号,“思想正能量”QQ、微信群等,定时分享学习资料,提升党员理论学习水平。三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累计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和红色教育活动近30次。组织开展了“五支队伍”进高校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首场宣讲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宣讲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坚持示范引领,发挥党员作用,建强支部堡垒。一是扎实开展党员承诺亮诺践诺活动,要求党员时时事事处处亮身份、树标杆。二是签订党员责任清单,落实党员责任。三是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和“党员名师工程”。坚持“一个党小组长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就是一个标杆”,教工党员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近年来,教师党支部多名成员获评“国家教学名师”“齐鲁最美教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山东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省市级以上荣誉39项。
坚守底线思维,树立红线意识,强化作风建设。支部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把握机遇与挑战。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请假制度、参会制度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外出返校报备制度,完善负面清单建设,将师德师风一票否决贯穿教职工管理和职业发展全过程。二是面对当前思政课程教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奋勇前进。
2.坚持“双轮驱动”,精准靶向发力,推动深融共升
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建”的工作原则,以学院重点工作任务为目标,引领党员在推动实际工作中做表率、争先锋,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融互促,共同提升的良好格局。
秉持“三三三”工作理念,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党建活力。一是创新理念,引领行动。支部创新凝练了“三三三”党建工作理念,即党建工作开展要明确“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三个导向,抓住“抓大事、带队伍、促发展”三个关键,坚持“政治引领、文化引领、能力引领”三个引领,在坚持党建工作保持严肃、严格等原则性要求不变的同时,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二是丰富内容,提升内涵。创新党的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做到“三有”(组织生活要有分有合、有主有宾、有虚有实)和“三融”(组织生活要融入上级党组织要求、融入本部门实际情况、融入党员群众真实需求),扎实有效的活动大大增强了支部的生机与活力。三是创新方法,提升效果。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勇担育人使命,打造精品课程,落实思政育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作用,支部提出以“心灵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感悟、行动中有体现”的教学理念为引领,抓住思政课改革创新的5个关键点:围绕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通过问题导向抓住重点、切中痛点;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活力;通过适合高职大学生特点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助教制度和免考制度等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院主持建设了《思想道德与法治》国家精品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在线开放课程。近三年,支部联合省内本专科35所学校的53位老师共同建设了“基础课”“概论课”MOOC,注册学习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人,该2门课程均获评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学校思政课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21年,学院获评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获批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贴近学生需求,创新实践育人,助力青年成长。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点燃学生生命中理想和希望的火炬,是对学生最好的引导和培养;基于此,支部不断开拓创新,深入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系列主题活动。一是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把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创新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式,截止到目前,已有9届4.5万余名学生,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构建了全员参与“12345”劳动实践教学体系,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双育并举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现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向融通。结合山东地缘优势,在沂蒙烟庄开展了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的“四同”教育实践活动,并建立教育基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知行合一。二是大力发展学生社团,培养学生成才成长,支部指导的8个学生社团,其中6个为学校精品社团,社团骨干素质高、能力强。三是充分利用山东省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王秀霞工作室、张云芳工作室的优势,创新开展“筑梦面对面”活动,每周固定时间值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谈心交流,解答学生困惑,帮助学生筑梦成长,深受学生好评。四是策划开展“尚德论坛”专家讲座、“思想正能量”微电影展示、大学生“上好一堂思政课”微课比赛、“重走中国革命和建设之路”校园越野闯关比赛等“四位一体”思政课主题教学活动。“思想正能量微电影”重在突出思想性和价值性,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德论坛》理论讲堂”,重在突出引导性和理论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重走中国革命和建设之路校园越野闯关比赛”,重在突出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师生在共创中提升;“大学生上好一堂思政课微课比赛”,重在突出主导性和主体性,用学生的视角回应教学重点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尚德论坛”获评山东省校园文化品牌
党支部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被鲁商集团党委评为集团过硬党支部示范点,2021年通过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被授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