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思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增强支部教师党员的文化自觉,鼓励师生弘扬“匠心”精神,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人文艺术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开展了“弘扬‘匠心’精神 赋能文化传承”主题党日。通过调研、座谈、互动等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党员专业优势,助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具体做法
1.实地调研,排忧解难。张秋木版年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了助力张秋木版年画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党支 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织教师党员到张秋镇实地调研。党员们先后走访张秋木版年画艺人10余位,采访录音时长400分钟,用镜头记录张秋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为研究张秋木版年画留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一幅幅生动的艺术作品、一张张详实的图示图表,代表着传承人对艺术品质的专注与执着,支部党员也真切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针对张秋木版年画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
2.座谈交流,出谋划策。党支部与阳谷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举办了“年画中过小年——张秋木版年画传承与保护推进”研讨会,基于共同需求、构建合作平台等多种形式实现共建共享,为张秋木版年画的传承发展出谋划策,促进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师党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就张秋年画的内容与形式创新、产品开发与市场重建等阳谷文化旅游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将张秋木版年画与古法造纸技艺相结合,促进木版年画创造性转化,并将创新产品捐赠给农家书屋,促进张秋木版年画的宣传推广。
3.校地携手,共同传承。木版年画这一极具艺术价值的传统工艺是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党员将木版年画文化引入《创意表达》课堂,把张秋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引进艺术设计教学之中加以合理利用,以最大程度的体现木版年画的时代价值。教师党员引导学生以张秋木版年画为创意素材,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学生提取年画中的人物形象、色彩配置等视觉符号进行创新性表达和创造性转化,设计丝巾、文化衫、茶杯垫等日常生活用品,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增进了同学们对木版年画的了解,同时也推动了美术设计特色课程的建设,对于张秋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扬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发展木版年画文创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验启示
1.发挥党建引领,赋能文化传承。党支部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导向,把党建工作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发挥了党员教师在推动阳谷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创造性转化方面的力量,强化了文艺工作者与教师党员应有的政治担当,明确了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和研究需要反映人民心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引领教师党员树立对社会、对群众、对作品的强烈责任感,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优良作风,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美德,把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美的艺术形式展现给大众,传递给学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2.弘扬“匠心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将“匠心”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文艺创作和教育岗位上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必修课。紧密围绕“弘扬匠心精神”以及“党建+传统文化”建设主题,充分发挥了教师党员队伍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使党建工作更加富有生命力和导向性。通过主题党日,支部各位党员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匠心精神”的内涵,更加坚定了通过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充分地意识到教师党员需要将善做善成、精益求精当作工作准绳,立德树人,做不懈追求、具有真才实学的楷模。
3.创新工作模式,激发组织活力。党支部“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党建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充分发挥教工党员的专业优势,提升教工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形成了校地携手“党建+专业”的主题党日模式,有效激发了党支部的活力。引导教师党员将严谨、细致、创新、奉献化为自己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实干中升华生命,在奉献中彰显初心,用实际行动为科教兴国和文化强国战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