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思路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心怀“国之大者”,聚焦“立德树人”,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着力发挥党建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各项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助力学院高质量内涵发展。
二、创建做法
1.强化政治功能,彰显党的领导优势
一是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学院《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完善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实施《督办表》和《落实情况表》“两张表”工程。二是发挥政治把关作用。严把教师引进政治关,制定学院教师引进政治把关工作规范和教师引进政治思想考察面试题库,全方位、多渠道考察引进对象的思想政治表现;严把教材选用政治关,实行新开课程和新引入教材审查制度;严把学术活动政治关,严格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审批备案制度。三是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学院治理,健全教代会制度,学院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重要制度均通过教代会审议决定。学院连续16年通过召开教代会,集体研究讨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奖励办法》等决定学院发展、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
2.发挥“双带头人”示范作用,建强支部做强团队
一是坚持把支部建在团队上。创新支部设置模式,探索支部建在团队上,实现支部建设与团队发展融合互促。无机所教工党支部建在国家级教学团队上,入选山东大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获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研究生党支部依托专业背景和科研方向,打造师生支部共建育人团队,增强“三全育人”成效。二是选优配强支委班子。修订完善学院《基层班子成员任职条件》《基层单位行政班子换届与支部班子调整补充工作方案》等制度,实现“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覆盖。实施“支部书记提升计划”,提升支部书记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党务工作能力。三是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学院党委以“双带头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支部“六个规范”和“四个创新”。规范支部组织生活、政治理论学习、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发展程序、支部换届制度和支部考核评价制度,不断完善支部建设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运用教师联合会、教师论坛等平台,积极探索创新党支部设置、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与活动方式及创新党建工作平台载体,推动支部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协同推进。
模具所教工党支部和博士党支部开展“温征途 学四史 践初心”红色研学实践
3.抓牢思想政治工作,培根育魂聚力量
一是支部建设与教师思政相融合。按照“四有好老师”要求,开展“树典型、学典型”、“身边找榜样,为党旗添光彩”、“传帮带、比赶超”等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学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暂行规定》,确保理论学习时间、内容、人员、考勤、记录、效果“六落实”。二是支部建设与“三全育人”相融合。建立教师党支部与团队内研究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机制,师生共同政治学习、共同过组织生活,推动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创造性提出“三重、三同”工作法,即注重品德教育,“德”与“才”同具、注重文化力量,“文”与“化”同存、注重实践教育,“知”与“行”同行,将立德树人有效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是支部建设与服务地方相融合。贯彻“党建引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理念,党支部与南山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校企一体、产教融合”特色培养模式。模具所教工党支部与海信集团组建党员攻关突击队,通过上百次实验及现场调试,成功研发快速热循环高光注塑工艺等成套技术,使研究生真正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真正发挥产学融合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卓越成效。
学院研究生进行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4.加强党员队伍管理,赋能一流学科建设
一是加强政治引领。坚持不懈探索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工作方法,建立党委书记联系谈话制度,加强对高层次领军人才、优秀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学院师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二是创新教育形式。学院党委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学习线上线下全覆盖。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积极发挥青年教师论坛、海外博士论坛等平台功能,开拓教育活动新形式。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将党建融合于育人及学术科研活动,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师生业务水平。三是选树先锋模范。落实党员示范岗、先锋岗和党员亮身份活动,督导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作为;鼓励优秀党员分享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克服困难取得进步的先进经验,用鲜活的事例激励师生党员勇于创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赵国群教授带领轻质合金及复合材料团队,协同南山、中车等龙头企业,共同谋划航空航天用轻质合金及复合材料制备与智能加工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助力山东省航空航天等重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成果成效
1.党建政治功能凸显
材料学院党委围绕“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要求,严格落实“五个到位”,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优化学院运行机制,模范执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党建工作重点任务,通过支部规范化建设确保党支部做到“七个有力”。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全院政治生态清明,教学科研氛围浓厚,全院师生团结一心,共画学院事业发展最大同心圆。
学院党委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并顺利通过验收,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技术教工党支部工作室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并顺利通过验收。2019年,学院党委获评山东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学院党委获评山东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焊接所教工党支部入选山东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021年,学院赵国群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无机所教工党支部入选山东大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2.助推事业发展显著
围绕党建标杆院系建设,学院统筹推进十大品牌塑造项目,包括:党委领导机制建设、教师引进政治把关工作规范建设、“金钥匙”工程、“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建设、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双带头人”工程、一流材料学科建设计划、强院建设工程、党建平台载体建设等十个方面共23项具体建设内容,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2018年,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2019年,学院获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共2项,1000万级成果转化项目1项;2020年,学院《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KAPI)》获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2021年,学院获国家级重点项目6项、服务山东重大项目1项,预期经费约3.3亿元。
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的新起点,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将更加自觉心怀“国之大者”,用好“金钥匙”,全力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努力推进事业加快发展,奋力走好建设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世界一流材料学科的新长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