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童行途中”海洋研学课程

  • 主题说明
  • 主题目标
  • 实施条件
  • “童行途中”海洋研学实践课程,分为中高二个学段,每个学段中课程内容分为“海洋国防”“海洋探秘”“海洋STEM”三个板块。依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青岛海军博物馆提供的研学场地和专家导师资源,共开发了“海参真奇特”“浒苔探秘”“拥抱海洋 聚焦国防”等12大主题内容的系列研学课程,引导学生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以问题探究为导向,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实验、专家讲座、实地走访等多种研学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海洋素养和综合素养。
    研学课程旨在引领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海洋知识、海洋国防,探索海洋奥秘等,培养学生知海、亲海、爱海、护海、用海等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国防观念,增强保护海洋、探索海洋、维护海洋权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1.建构海洋知识:通过参观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场馆、操作实验、生物拓展学习等,建构海洋科普知识体系,做到知海、生趣。
    2. 解决海洋问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专家和校海洋教师双师的指导引领下,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海洋领域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小课题,进行探究、实验等,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认识与解决办法,体验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有意义的价值体验。初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乐于探究海洋科学等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到爱海、动情、提能。
    3. 明确责任担当:围绕参与海洋探究的考察、海洋国防知识学习,增强国防意识,尤其是基于场馆等进行“红色基因”拓展研学等实践活动,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知海、亲海、爱海、护海、用海的意识,形成保护海洋、探索海洋、维护海洋国防权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具身创意物化:通过亲自动手进行海洋试验等,初步掌握海洋的相关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多种手段,呈现海洋探究的初步探究成果,提高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1950年8月1日,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发源地。70年来在我国海洋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引领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目前仍然是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海洋研究机构之一。作为研学基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不仅为学校提供了科普馆、实验室等场地,还选出了50位科学家、博士专家作为学校的研学导师,不仅给学校提供了场馆课程、海洋研究课等,还在研学过程中给予各个班以专业的双师导学。
    青岛海军博物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海军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学校海洋国防研学实践基地。 

作者: 青岛嘉峪关学校

适用年级: 3到6年级

建议课时: 12课时

  • 教学设计
  • 教学PPT
  • 教学评价
  • 学习单
  • 教学视频
  • 教学图片
  • 海洋stem板块(教学设计).pdf

  • 海洋牧场教学课件.pptx

  • 教学评价.docx

  • 学习单.docx

  • 点击播放视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