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构建“3332”工作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5-09-25 14:51 浏览次数: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立足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创新构建三维机制-三环体系-三步路径-双轮驱动“3332”工作体系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荣获全国样板支部等省级以上党建标志性成果6打造生产性实训基地18个,近两年科研和社会服务到账4730万元,入选省双高校立项建设单位。

一、确立领航定向三维机制

一是政治引领机制。坚持不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行“第一议题+三会一课”融合学习制度,建立“党委-支部-党员”三级联学体系,切实把对党忠诚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健全完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双线运行”模式,即行政线(院长负责制)和党建线(书记督查制),今年党委会、院长办公会前置研究双高建设等重大事项249重大事项决策执行率100%。“书记院长每周会商”制度,完善领导班子周例会制度,解决跨部门难题32个。二是办学导航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落实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构建“五对接五提高”发展矩阵,截至8月底,累计对接政策指导部门、标杆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企业、行业组织等2287家、5818落实“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闭环制度,实施高质量发展任务清单和党建融合项目清单的“双清单”管理,推动产出省级以上成果84,近两年科研和社会服务经费到账4730万元,切实凝聚师生改革发展合力。三是决策保障机制。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健全学院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高效协同、院系党政齐抓共管、基层党支部落实落细的“四维协同”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建工作分工落实责任“两张清单”推行“一岗双责”履职纪实制度,开发重大事项监督管理智慧平台。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建立“三重一大”事项“三前”原则,即调研论证在前、风险评估在前、廉洁审查在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重点工作、关键环节中的政治把关、决策执行和日常监督作用。

二、打造铸魂育人三环体系

一是理论武装闭环。全面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立集体备课工作机制,深化“金课”培育,开展思政示范课观摩,打造“1+3+N”思政课程群(1门核心课+3类拓展课+N个实践点),党委书记、院长带头讲思政课创新理论导师(专家)+实践导师(劳模)+成长导师(书记)的“三师课堂”协同育人机制,持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阐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全面系统进教材、生动活泼进课堂、融会贯通进头脑。二是青年培养链式。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抓手,示范带动院系两级学习效应落实列席旁听制度组建由职能处室和专业系部青年干部交叉混组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实施“1+1+N+1”工程,即1个学习小组+1名学习导师(班子成员+1个发展难题+N名青年干部,建立理论学习—课题立项—实践应用—成效评估四步法的“学研用”转化机制,形成攻关成果27项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生动实践。三是党员教育矩阵。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完善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三全”学习教育体系,构建“5+3”党员干部培训体系(5类必修课+3类选修课),建立“线上测试+线下实践”双考核培育机制,常态开展“最美教师”“发现榜样”“我和我的支部”“党课开讲啦”等特色活动,持续擦亮“精诚大讲堂”“清廉药食院”等党员教育品牌全面提高党员日常教育质量。

三、走出强基提质三步路径

一是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围绕学院党委“红育药食·精诚为民”党建品牌,扎实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创建行动和党支部评星定级”活动,总结凝练优秀党支部工作法32个,获评五星级党支部14个,四星级以上党支部占比达85%,让党支部成为团结凝聚师生群众的坚强阵地。发挥党支部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社会服务等领域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三型”党组织设置,校企联合型(8个)、项目攻坚型(12个)、师生共生型(6个),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二是党务队伍专业化。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专兼职组织员队伍建设,开展“双培双带”行动,即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专家,建立书记挂帅项目制度,打造“星火服务站”党建工作坊和组织员工作室等交流服务平台定期举办党务干部专题培训暨座谈会。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双带头人”覆盖率100%,荣获国家级荣誉成果10余项。三是党建质量可视化。健全实施班子成员联系系部制度、党政联席议事规则、总支委员会议事规则,抓实书记周例会、述职评议会两项制度开发“智慧党建”系统,实现组织生活“五率”监测(参与率、及时率、合格率、整改率、转化率),建立“三色预警”机制:绿灯(达标)、黄灯(预警)、红灯(整改)动态管理。健全校内样板支部、标杆院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培育孵化遴选评价机制,构建“支部总支党委”三级联创工作体系,获批全国样板支部省级以上党建标志性成果6项,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突出融合赋能双轮驱动

一是项目化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探索开展校校、校地、校企党建共建,积极推进跨专业、跨部门党支部合作共建和师生党支部联学联建,不断促进专业交叉融合、师生互动交流、校地企协同发展。推行书记领办项目制,深化“党建+急难愁盼”党建+产教融合”“党建+科研攻关”“党建+社会服务工作模式锚定解决难题27项,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18突破技术瓶颈6开展惠民活动32有效破解党建和事业融合发展难题。二是制度化激励将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逐步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树立鲜明的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基于“聘期目标+绩效分配+职称评聘”的考核激励综合体系,构建“三类四档二十”成果评价体系,实行党建成果与绩效分配、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干部任用直接关联四挂钩”制度,以精准有力的考核“指挥棒”,激发党建事业融合发展的新动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