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聚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发布日期: 2025-05-21 18:58 浏览次数:

近年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秉持“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理念,通过搭平台、建机制、聚合力,坚持职继协同、校地共建,以“职业教育融入社区治理、老年教育赋能提质、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三项建设任务为切入点,精心打造“学习家”社区教育、“银龄乐学”老年教育、“技能提升”职工教育三个特色品牌,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新生态。

一、坚持育训并举,推动职继协同发展

学校强化阵地建设与制度保障双轮驱动,构建社区教育核心阵地,形成全方位支持体系。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服务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纳入学校整体工作部署和发展规划。利用寒暑假、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职业教育活动周等节点,周期性开放校内教学和实训场地;拓展功能性服务平台,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社区教育专职管理部门,挂牌青岛市就业技能提升培训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驻地政府社区教育学院分院和老年大学教学基地,实现社区全域覆盖。“学法典,爱生活”民法典普法宣传进社区活动惠及居民上千人次,“宜心李沧、德润家园”家庭教育公益活动开办230多场、服务群众万余人次,面点烘焙、咖啡调酒、花艺茶艺技能班年培训超千人,“智慧助老”信息技术培训帮助超千名老年人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跨越数字鸿沟。学校完善多元保障机制,建立专项预算保障与教师发展激励双重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活力。编制社区教育建设投入的专项预算,从经费支持上给予多渠道保障。加强教师参与社区教育的制度建设,出台《社会服务项目管理办法》,激励教师学会驾驭学校和社区“两个讲台”,切实提高全员社区服务能力。改革教师评价体系,突出业绩导向,将教师参与社区教育工作量与“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和考核相衔接,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立项《职业教育深度融入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模式和机制研究》等省级以上社区教育相关科研课题5项,实现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互促进。

二、坚持校地共建,加强政校企社联动

学校构建三级联动机制,创新六维实施路径,构建学习型社区校地共建格局。建立“校地协议—院街对接—社区落地”三级联动体系,学校与驻地政府教体局达成社区教育合作协议,对接开展区域性社区教育工作;学校继续教育学院与街道办事处达成社区教育合作协议,对接开展街道辖区内的社区教育工作;学校为定点社区授牌职业教育进社区示范点,建立社区服务站,解决社区教育“最后一公里”难题。通过市民游学基地建设、社区教育示范点创建、技能培训实施、课程教材开发、科研课题合作、主题活动承办等六个实施路径,推进职业教育进社区落地实施。学校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示范校、青岛市职业教育参与老年教育示范点。学校打造“政府主导、高校参与、企业赞助、社区支持”的协同机制,构建协同育人生态圈。驻地政府教体局、民政局、老干部局等主管部门牵头制定社区教育相关政策,并给予经费支持;学校开放优质教育资源,组织校内外教师授课;青岛银行、海尔集团、正大食品等企业提供宣传经费、纪念品赞助及志愿服务;各街道社区做好宣传动员、报名组织、活动开展、志愿者征集,形成“政校企社”四方联动服务模式,从制度、经费、师资、设备、人员、场地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完善的社区教育协同机制,保证社区教育项目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学校社区教育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实践创新项目和“智慧助老”优质教育培训项目,入选山东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三、坚持产教融合,促进职教赋能社区

学校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教育供给模式。立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开发“食”“饮”“美”“文”“学”“游”“健”七大板块“菜单式”社区教育培训课程包,重点打造100门精品课。遴选一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优质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立“互联网+社区教育”网络大学云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定制化课程,将与培训项目相关的精品课、公开课、优质课以及校本培训课程等教学资源免费向社会学员开放,拓展社区居民学习空间。学校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社区教育“能者为师”特色课程,9门课程入选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35门课程入选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学校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建设专业化师资团队。建立师资梯队,从具有高级职称、高级职业资格证的专业教师队伍中遴选一批素质过硬、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打造8个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示范项目。创新“院校培养+企业实践+社区服务”师资培育路径,每年为区域内培养培训社区教育骨干教师和社区教育辅导员100名,学校1人获评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4人入选青岛市“智慧助老”优秀教师,3人获评市级优秀志愿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