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山东农业大学:拥抱数智时代 赋能教师发展
发布日期: 2025-05-13 19:20 浏览次数:

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要、数智赋能、融合创新”的教学理念,构建“训、课、赛、研、奖”一体化、进阶式教师发展体系,形成了教学能力提升良性循环的新发展模式,为加快推进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提供重要支撑。

一、以训为基,打造师能筑基培训新体系

学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教师,通过常态化开展“瞻鲁大讲堂”教育教学专家讲座、“岱下清风”教学沙龙、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国际教学技能工作坊培训、外出定制式培训等方式,提供教育教学领域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培训服务。其中“瞻鲁大讲堂”教育教学专家讲座是学校打造的教学文化品牌活动,目前已举办14期,参与教师3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创新能力。近5年,学校共选派82名教师参加高校教师省级培训,25名教师获得教学技能工作坊证书,6名教师获得教学技能引导员证书;教研室、教学团队等多种形式的基层教学组织得以夯实,学校获评5个省级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

二、数智融合,构建课堂教学新生态

学校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通过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重点以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将智慧教室建设作为硬件支撑,“以AI能力为引擎、以资源为驱动、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一体化智慧教育云平台作为软件支撑,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沉浸式”教育教学场景,将数智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课堂与实验室、实践基地互联互通,智慧课程、数字化教材等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用共享,打造“课上课下协同、线上线下融合、校内校外一体”的课堂教学新生态,为个性化教学、精细化管理、协同化支撑和差异化服务创造条件,实现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目的。

三、以赛精进,打造示范引领新模式

学校建立教学精品赛事分类体系,每年定期规范性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创新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为教师提供展示、锻炼的平台。建立“五良模式”赛事培育体系(“良种”优秀青年教师种子选手,“良田”积极向上的竞赛氛围与成长环境,“良法”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学方法培训,“良师”高水平专家指导团队,“良制”激励教师参赛的长效机制),对参赛教师开展全方位培训,以训促赛、以赛育师。加强资源开发和共享,分类整理教学比赛中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资料,建立“赛事专项教学资源库”,在课程教学实践和合作高校中进行推广应用。目前,学校教师已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奖励200余项;获评国家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基层教学组织5个。

四、研教融汇,探索教研相长新路径

学校积极探索“训、课、赛、研、奖”互促相长新路径,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基于目标导向,打破教研与教学之间的壁垒,通过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等,以教学成果奖培育带动教学研究,重点突破,优化教学生态结构。设立重点、重大、一般校级教研项目,鼓励教师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加强教学研究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学研究成果,将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训、课、赛、研、奖”一体化、链条式的辐射与带动下,学校获得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评山东省本科高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9项;出版了以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为代表的优秀教材,获批第二批国家林业和草原部门“十四五”规划教材1项、首批农业农村部门“十四五”规划教材33项和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17项。

五、奖评联动,建立教师发展新机制

学校通过开展深入调研和评估分析,建设“耕云学堂”智慧教学云平台,建立了科学全面的教学业绩评价与反馈机制。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加强对教学业绩评价结果的运用,通过反馈机制推动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同时,学校探索建立本科教育教学荣誉体系和奖励体系,不断健全本科教育科学评价和长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以奖促评、以评助奖,形成了奖评联动的正向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教师教育教学的内生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加快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学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每年定期开展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突出成就和教师坚持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精神风貌评比展示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