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山东省教育厅!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菏泽职业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书写融合育人新篇章
发布日期: 2025-04-03 19:23 浏览次数: 529

近年来,菏泽职业学院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道路,专业建设提质培优,思政育人固本培元,文化育人启智润心,实践育人践履笃行,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德技并修的高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 围绕产业发展,优化专业布局,深化融通育人机制

学校紧紧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优势产业,精准对接菏泽“231”特色产业体系,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培育专业群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技术服务两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电商物流和人工智能专业群入选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群建设项目。与齐鲁工业大学、菏泽学院共建的“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成功获批。深化“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机制,持续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承担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任务,获批1+X证书试点27个。积极举办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9项,协办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并荣获全国一等奖、国际优胜奖。在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在第十二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上荣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二、 深挖红色资源,创新协同联动,提升铸魂育人水平  

学校积极擦亮菏泽革命老区红色名片,深挖善用本地红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打造红色教育“底色”。倾力打造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基地、菏泽市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市级见义勇为教学实践基地、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青春˙清菏韵泽”廉洁文化馆等5大校园文化工程,做好本地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阐释工作,将红色血脉贯通党团引领、文化浸润、德育感召、科研培育、心理培塑和网络引导,全方位全过程引领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与菏泽市各大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党史馆、地方志馆等共建共享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强化本地红色资源实践育人功能,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等,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和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实地走访,感悟伟大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积极探索“三个课堂”协同联动的教学模式,在价值构建、内容体系、教学范式、学习方式、传播渠道、互动空间等方面积极创新,唱响“铸魂育人”主旋律,打出“大思政课”育人组合拳。

三、 非遗文化赋能,牡丹文化创新,增强以文化人实效

学校以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聚焦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牡丹文化,全面实施“文创+科创”双擎驱动,构建“艺术生活+非遗传承+科创引领”为一体的新型大学科技园区。创新建设了菏泽非遗传承馆、万花湖美术馆、“阅读故宫”牡丹文化创意展、非遗大师传承工作室、青泽书院、四季花厅等一批市级重点文化项目。探索大师现场匠心手造、线上线下AI实时智能互动体验非遗文化、网络直播推广销售“三位一体”的线上线下互动新模式。开展以“花开盛世”为主题的“悦读故宫”牡丹文化创意展,擦亮“中国牡丹之都”的城市品牌。先后获批山东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省精品旅游研学示范单位、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

四、坚持成果导向,培养青年先锋,健全实践育人体系

学校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统筹谋划,推进“一系一品”实践品牌创建。2024年以来,2500多学生参与“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活动260场次。在菏泽市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项目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2024年暑期组建“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59支、参与师生640人,深入企业一线、乡镇街道、社区村居等开展实地调研、科普宣讲、志愿服务等实践锻炼14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活动总结等60多篇。学校的“新质生产力”实践观察团等4支团队获评2024年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团队称号;“花样菏泽”牡丹口述史实践队项目荣获省“三下乡”社会实践特色品牌项目;学校持续擦亮“菏美”菏职志愿服务品牌,积极承担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任务,学校的“一朵小红花”志愿宣讲队入选国家级志愿服务团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