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维五径”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发布日期: 2025-04-29 19:05 浏览次数: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文化自信为引领,秉持“继承传统、传承经典、文化涵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念,构建以环境创设为依托、以资源建设为引擎、以特色活动为主体的“三维五径”书香校园建设模式。

一、文化浸润,筑牢“书香校园”建设基础

学校坚守“守正创新、聚力奋进”的精神,秉持“求知求真、尚善尚美”的校训,“友爱、高雅、健康、活力”的校风,“亦教亦学、亦师亦友”的教风,“学而思之 知而行之”的学风,着力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打造书香校园,使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在“硬环境”建设上,学校楼宇、道路等命名都出自名著,如启智楼、润心湖、闻韶亭等,都融入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历史性、地域性与时代感,凸显“硬环境”的人文性,美育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孕育人文情怀,陶冶性情,完善人格。在“软环境”建设上,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依托齐鲁历史文化名人、传承创新平台、淄师大讲堂、传统节日、读书节、学生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新媒体等,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软文化建设,厚积文化沃土。

二、活动育人,打造“活力书香”校园品牌

学校连续19年举办读书月,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风尚,引领全校师生扬帆书海、养德立志。连续15年常态化举办“四季诵读”经典诗词赏诵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自身人文素养,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朗诵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发挥学生社团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的正向价值,以课程学习为基、社团活动为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协同联动,实现书香校园建设拓展延伸。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学校师生在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获奖人数达百余人。

三、创设空间,营造“儒雅书香”校园环境

学校获评山东省经典诵吟学校,构建了“立体网络-全覆盖空间-全过程板块”三维诵吟体系。在立体网络建设方面,学校建有校史馆、书画艺术展厅、剪纸工坊、朗读亭等10余处文化场所和齐国历史博物馆等5处校外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在全覆盖空间方面,打造诵吟文化长廊,展示诵吟文化知识、比赛作品,建成诵吟小舞台,鼓励师生课余时间参与到诵读活动中。加强阵地文化建设,走廊墙壁、教室黑板报均被经典诗文、吟诵文化装点,让学生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能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在全过程模块方面,制定《关于开展经典名句诵读活动的意见》,全校开展课前经典诵读活动,中国传统节日有诵吟板块,每周社团小舞台有诵吟沙龙,时时处处经典相伴。

四、数字赋能,建设“云上书香”校园资源

学校开发线上数字资源,录制以解汉字、谈经典、论思想的组合模式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解》,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以汉字为主角,讲述其身世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发展演变中所携带的种种文化细胞的《汉字列传》。以国子鼎、引簋、高子戈等25件齐文物为主角的《齐文物列传》系列视频,发挥高校文化传承职能,服务地域文化资源挖掘,文化产品,开发《柳风泉韵话俚曲》《跟着蒲松龄去旅行》等资源。

五、文化传承,助力“书香淄博”文化建设

学校获评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省经典诵吟学校,建有地方文化书屋,齐文化研究中心,聊斋文化研究中心、三个省级技能技艺传承创新平台等,整合资源,联合地方合作开发了齐文化、聊斋文化、“非遗+”等研学课程和路线,承接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活动近百次。深入中小学、幼儿园、扶贫帮包村、社区开展书法、剪纸、绘画、吟诵等培训以及俚曲传唱文化下乡等活动,用文化传承助力“书香文化”建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