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发挥专业特色优势 将志愿服务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发布日期: 2025-04-28 19:21 浏览次数:

近年来,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深耕电子信息技术职教领域,将志愿服务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专业为基、以需求为纲、以育人为本,在服务民生与乡村振兴中探索出一条“技术赋能、实践育人”的特色路径。

一、“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学校深入发挥信息技术专业集群优势,以“第一课堂”夯实专业根基,将集成电路技术、无人机航测技术等课程融入教学体系,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专业社团对“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作用,培养了一批批专业素质高,技术能力硬的青年学生。学校搭建多个校外数字社区(农村)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以“第二课堂”拓展实践场景,依托设立在驻地的基地,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社区一线,开展家电义务维修、无人机测绘等志愿服务活动。从社区的彩绘墙到乡村宣传片,从数字人民币普及到数字乡村治理,学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发展,帮助青年学子实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有力培育兼具技术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数字人才。

二、“青春代码+数智赋能”,构建基层服务阵地

学校紧扣驻地需求,精准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开设“银发课堂”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举办少儿编程科普活动点燃乡村儿童科技梦想,搭建“云上管理端”助力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 依托直播营销等专业技术优势,学校组建电商销售服务队,利用周末时间扎根黄河流域农产品种植基地,学生在地头架起直播架,帮助村民在网络平台售卖明水香米、黄河西瓜,线上销售量较线下售卖增长了近3倍。在三涧溪村,学院专业教师随队进驻活动现场开展“人人播”培训,手把手教村民直播带货,现场指导学生开展服务。依托低空应用技术,学校组建团队打造药品配送通道,运用三维建模技术对药品配送路径进行数字孪生模拟,综合气象云图与实时传感数据优化飞行参数,将4小时车程缩短为15分钟无人机飞行,团队目前已在驻地附近7个乡镇构建起涵盖植保作业、巡隐排患、无人机多光谱成像技术农田体检等多个方向的无人机助农服务网络,低空应用技术累计为乡村建设节本增效已超十万元。截至目前,学院已有9700余名学生利用课余、假期下沉驻地或返回家乡开展志愿服务,服务群众超2万人次,形成“专业实践-社区需求-青年成长”的赋能闭环。

三、“校地共建+实践反哺”,激发成长成才动能

学校学生在服务中锤炼技能、深化专业认知,涌现出一批优秀团队,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系团队为三涧溪村搭建智慧党建平台,智能制造工程系打造乡村低空健康通道,商务管理系学子创作的助农短视频播放量破百万。学校“雷锋电子e工服务队”扎根社区义务维修小家电32年。通过学研用联动,学院把专业课堂延伸至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社会课堂,形成“服务社会—能力提升—硕果结出”的育人生态链,学校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雷锋电子e工服务队”获评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学院学子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实现技术精进与人生价值升华。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