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思想、组织、实践、文化、服务“五维育人”优势,注重系统谋划,创新路径方法,着力打造具有聊大特色的“青春思政课 ”,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一、加强理论武装,打造“多元化”思政课
一是用“青言青语”推动理论宣讲走深走实。构建“团干部 领讲+青年典型示范+学生朋辈共讲”三级宣讲体系,坚持理论宣讲青年主体,打造“青马学员说”“榜样的力量”等宣讲品牌, 开展“点单式”宣讲,让理论传播更具“青年味”“烟火气”。 青年学生宣讲团成员获评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公开课特等奖。二是用“青马工程”点亮青年学子信仰明灯。充分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实施“青马工程”,深化构建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志愿服务、业务提升、学习交流“六位一体 ”培养模式。学校“青马工程”入选山东省党建带团建改革创新项目。三是用“沉浸体验”强化青年学子价值认同。打造“青”字号思政品牌,思政教育年历“一月一主题”;星火影院创新“讲影—观影—评影”闭环模式,将“导学、沉浸、思辨”有机融合;“国旗下话成长”主题微团课,以生动鲜活的案例传递主流价值;“青年圆桌会”构建自主话语场,实现价值认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
二、夯实社会实践,打造“全景式”思政课
一是拓展以“百万大学生进社区”为载体的社会化实践。选聘83名大学生任社区兼职团干部,带动452个团支部开展社区实践活动2300余次,优化宣传动员到成果转化“八个环节”,构建三层结对模式,建设社区实践样板服务站,开展“爱在社区”等八类品牌项目,促进青年成长与社区发展同频共振。二是深耕以“西部计划”为旗帜的公益型实践。推动全员注册志愿者,117 支服务队入选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宣讲团,荣获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国赛奖励7项;构建“四全”工作机制,建成全国高校首家西部计划教育展馆,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引领青年厚植家国情怀,21年累计选派志愿者2032名,持续擦亮“‘西部计划’的聊大品牌”。三是推动以学科竞赛为引擎的学术型实践。紧扣学科专业特点,突出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细化5个专题、25个方向,推进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立体衔接;优化实践指导和成果评价,选育优秀成果参加“挑战杯”等科创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23项,学校“追光”实践团队历经4年调研,成果获“挑战杯”国赛特等奖。
三、繁荣校园文化,打造“浸润式”思政课
一是让“舞台”变“讲台”,以多彩文艺筑牢青年文化自信。积极搭建丰富多样的文艺平台,从精彩纷呈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到充满活力的社团文化节,学校年均开展活动百余场;在迎新晚会、毕业歌会等重要活动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讲述家国故事、传承奋斗精神;周末文艺广场、草坪音乐节成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让青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二是让“操场”变“课堂”,以丰富体育促进青年健康发展。实施校园体育普及计划,评选8个示范学院、20个精品项目,年均发布体育类活动500余场;积极培育11个体育类社团,其中,聊城大学龙舟协会在各类赛事中荣获冠军267项,获评“全国活力团支部”“山东省青年五四奖章”。三是从“线下”到“线上”,以优秀原创传播青春正能量。立足青年主体,持续推出贴近当代青年的网络文化作品,打造“青春微团课 ”,制作《党旗飘扬的方向》《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等视频作品,其中《卫国戍边的“志愿红 ”》,登上2024年“我和我的志愿青春”云上故事会,在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等平台播放超90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