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以三个坚持推进“医路同心”统战工作品牌建设
发布日期: 2025-03-27 19:41 浏览次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以“坚持同心聚共识、坚持同心献良策、坚持同心促发展”,持续推进“医路同心”统战工作品牌建设,为推动校(院)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作出贡献。

一、坚持同心聚共识,强化政治引领

校(院)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统战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引导全校统一战线成员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出台《校(院)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等制度,先后组建民革、民盟、民进、农工、致公和九三学社6个校(院)基层委,38个党派基层党支部(支社),组建成立了校(院)欧美同学会和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校(院)认真落实民族工作责任制,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思政课教学为主阵地,以课程思政为重要途径,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通过教育引导、人文关怀、帮扶服务等方式,引导师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促进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二、坚持同心献良策,服务中心大局

近年来,校(院)着眼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为广大统战对象履职搭建平台,支持统战成员积极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建言献策、争作贡献。校(院)现有高级职称党外知识分子1400多人,归国留学人员500余人,通过参与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让等,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一是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全校现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5人,代表委员建诤言、出良策、献实招,聚焦“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民之盼者”,履职尽责、参政议政,围绕科技创新、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等主题深入调研。近年来,累计提交提案建议300余件,得到国家、省、市有关方面高度关注,在教育科研、医疗健康领域贡献了山一大力量。二是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学校通过科创平台共享、高层次人才辐射、重点项目合作等形式,筹建了大学科技园和成果转移基地,共建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章丘生物医药产业园,其中,新药研发基地、模式动物研发中心等重点产业项目的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都是党外专家教授,切实发挥了党外代表人士的科研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是积极打造服务新平台。学校建成了医学科技创新中心,大型仪器设备、PI实验室、生物样本库都面向社会共享,目前已吸引国内外40余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入驻,团队负责人和骨干人才中,党外人才分别占到49%和43%。四是突出医学特色,发挥统战优势,服务国家和社会所需。开展“医路同心”统战工作品牌建设,一年来,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开展健康服务活动和乡村振兴活动34余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实实在在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三、坚持同心促发展,助力健康中国

校(院)民主党派积极发挥人才资源、智力优势,不断在社会服务中展现新作为,为健康中国、健康山东贡献新力量。民主党派成员积极参加援疆援藏、科普宣传、送医送药下乡等社会服务活动,每年在泉城广场组织大型义诊活动,山一大各附属医院的民主党派成员踊跃报名,积极参加,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经统计,近年来,学校民主党派共组织、参与600余场免费诊疗、义诊,惠及10万多人次,走进乡村、走进社区、帮扶老乡,送医送药达50余万元,疫情期间,多名民主党派专家积极投身抗疫一线,投入救治当中,受到各党派中央、省委省政府表彰。学校无党派人士王锡明、九三学社社员杜怡峰等6名“泰山学者”,分别在全省15个地市医院挂牌成立“泰山学者”工作站,在医疗技术、科研创新、学科建设等与地市医院加强合作,为当地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