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教育教学重点内容
一是教育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二是教育宣传老龄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成效;三是教育宣传我国我省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的重要成就;四是宣传教育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育教学建议
(一)小学教育阶段
目标:普及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概念、传授代际沟通技巧,培养学生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意识。经过教育宣传,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人口老龄化现象、明确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掌握山东孝亲敬老典故,了解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成就,展现出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具备基本的代际沟通能力,自发向当代孝亲敬老模范人物学习。
内容:一是在低年级阶段,将孝亲敬老文化教育融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制等课程教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孝亲敬老元素,引导学生理解孝亲敬老的内涵和意义。也可结合“九九重阳节”等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孝亲敬老主题教育活动,如“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我为父母做件事”等实践活动。二是在高年级阶段,开展代际沟通技巧教学与家校互动实践,采用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家校互动等方式,教导学生与老年人有效沟通的科学方法、尊重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意见的正确态度等,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之情。同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广泛宣传孝亲敬老典型事迹,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初高中教育阶段
目标: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教育宣传,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规律并进一步理解其给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共识和观念。
内容:一是开展政策与法规教育,结合思想道德、法制课等,宣传老年人涉及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对老龄化政策的详细解读等。二是利用海报、宣传栏等,向学生宣传国家的人口形势和政策,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社会责任。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设专门的人口国情教育课程,为中小学生提供系统化的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