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把践行弘扬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通过开展常态化教学培训与咨询、特色化教学组织与管理、体系化教学研究与建设、专业化教学能力与水平提升,打造教学学术共同体,全方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学队伍,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三段一线体系,实现教学培训与咨询常态化
学校聚焦教师梯次成长需求,围绕新入职教师系统性教学训练、在职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等重点阶段,持续优化和完善“三段一线”培训体系,助力教师整体规划职业发展。面向新入职教师,以教学基本能力提升为主线,实施“一周、一月、一年”为三段的小“三段一线”教学发展培训;面向其他教师,以执教能力提升为主线,开展以“一年、三年、五年”为三段的大“三段一线”教学研究培训。实施教师专业水平促进行动,每年支持百名教师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进修助课和实践锻炼,完善学科、行业认知,把握行业变革趋势,积累专业实践经验,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学术成果应用转化能力。发挥专家型教师引领作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组织等方面改革创新,推动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设计者和促进者”转变。
二、强化校院两级联动,推动教学组织与管理特色化
学校持续健全教师教学发展体系,完善“校院两级”教师发展中心、基层教学组织发展架构,加强“校院两级”教师发展中心联动,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成立校级教师发展中心和22个院级教师发展中心、144个基层教学组织,协同开展全方位指导服务,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6个。组建校本专家团队,成立名师工作室,搭建促进教师交流和个性化发展平台,统筹开展教师教学发展工作,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近三年,学校组织专家报告、专题讲座,开展示范观摩、教学沙龙等各类教师教学发展活动112次,线上线下参加教师1.2万余人次,开放教师发展在线课程累计187门。
三、发挥课程思政作用,助推教学研究与建设体系化
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特色,强化价值导向,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研究与建设全过程,依托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组建“教学名师—课程负责人—思政教师”三位一体的指导团队,深入各二级学院开展常态化教学研讨与专项指导,为教学研究与建设提供明确目标和方向。以课程思政驱动教学研究与建设的协同创新,印发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课程思政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建立跨学科、跨学院合作机制,以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为支点,赋能课程研究与建设改革创新。近三年,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省级教改项目76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7门,课程思政相关研究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为教学研究与建设的体系化提供成功样本的同时,强效激发了教师群体开展教学研究改革的内生动力,有效推进了教学研究与建设的体系化进程。
四、探索以赛促教机制,提升教学能力与专业化水平
学校探索建立“以赛促教”长效机制,印发《教师教学竞赛管理办法》《教师执教能力提升攻坚行动计划》,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传帮带”作用,积极动员广大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激发教师教学创新潜能,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近三年,学校在各类教学比赛中不断取得新突破,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7项,获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