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日照市莒县:聚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发布日期: 2025-03-24 19:02 浏览次数:

近年来,日照市莒县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通过创新招引选用方式、深耕教师培育路径、完善激励改革措施等方式,聚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先后培育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77人,市县优秀乡村教师731人,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创新招引选用方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一是扩大教师招引力度。坚持教育人才优先引进,通过搭建线上和高校现场引才平台、实施公费师范生项目计划、县外在职优秀教师订单、向社会公开招聘等途径,突破传统招聘的地域限制,吸引全国范围内的优秀教育人才。科学设置招聘条件,严格落实“持证上岗”,确保教师招聘质量。进一步加大思政、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和特殊教育、幼儿园教师补充力度,优先配齐农村学校教师,确保各类教育健康发展。近三年累计招聘教师2000多人,其中90后教师1600多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超200人,教师队伍面貌焕然一新。二是创新干部选拔机制。积极探索学校领导干部和后备人才选拔方式,综合考虑参与遴选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任职经历,经过资格审核、竞聘演讲、政治考察等程序,遴选出优秀人才分级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并适时根据学校实际对后备干部进行提拔使用。近两年,新选聘校长副校长150余人。三是推进城乡教师交流。以推进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深化集团化办学、强镇筑基试点建设、“县管校聘”改革,按照“总量不变、合理流动、促进均衡、盘活优化”的原则,加大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推动教师从城区学校向乡村学校、从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近三年,城乡教师交流累计达1600余人次,为农村薄弱学校新招聘教师500余人,改善了薄弱学校的师资结构。

二、拓宽教师培育路径,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唤醒教师成长潜能。明确“唤醒+引领”的思路,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引导校长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唤醒教师对自身成长的渴望。大力实施强师提升工程,通过实施个性化的成长规划、开展针对性的培训项目,提升教师自身的学习力、生长力与塑造力。二是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联络国内知名专家到校指导,派遣教师外出参加课程培训。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骨干教师研修等各类活动,精准对接教师成长需求。发挥教研员示范引领作用,平均每年组织300余场“因惑点单”“精准研单”“按需派单”活动。依托41个城乡学校协作共同体,建立骨干教师、教研员联系帮扶学校制度,每学期分享学案、课件6000余个,受益教师1300余人。三是重构教师成长样态。坚持数字赋能,投入2.8亿元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光宽带“千兆进校、百兆进班”。积极搭建云平台,打造智慧教学“1+2”范式,每学期开展云平台教学教研1000余场,8000余名教师参与其中,2.5万名乡镇偏远学校学生受益。

三、完善激励改革措施,营造教师发展环境

一是全力提升教师待遇。集中财力优先保障教师待遇,全面落实乡镇教师津贴补贴政策,推进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为乡村教师解决住宿难题。成立文心教育基金会、设立“园丁基金”,参与企业单位达到70家,累计收到各界资金2000余万元,奖助师生6500余人。二是优化教师考核机制。在教师考核、晋升、职称评聘上,打破传统论资排辈模式,以实际表现为核心,从教学业绩、教育科研成果、师德师风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严格按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考核环境,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同时,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教师节庆祝活动,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扬,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爱莒县“文心号”等多种途径宣扬典型事迹,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三是切实减轻教师负担。集中开展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对功能重复的家校群进行整合,对使用频次低、临时性、阶段性地进行注销,使教师不再被繁杂的线上沟通事务束缚。制定《2024年莒县社会事务进入中小学校园事项白名单》,公布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标准,并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学校公示栏等多种平台公开教师减负监督举报电话,加大对加重教师负担行为的监督力度。2024年全县各级进校园活动同比减少54%,切实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