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坚持党建引领 以教育家精神涵育教书育人“大先生”
发布日期: 2025-03-14 17:07 浏览次数:

山东大学深受齐鲁大地厚重滋养,123年来,赓续“为国育贤”的光荣传统,涌现出一大批教育大家,为国家培养了70万名各类优秀人才。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重要回信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战略部署,不断探索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方向、路径和生态,构建党建引领“大先生”涵育的格局。

一、坚持政治领航,把准前进方向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一五七九”发展思路,把“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作为重点任务。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第28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等精神,制定《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对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作出全面部署。二是加强统筹联动。发挥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作用,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融通、内外结合的大教师工作格局。将教师党建思政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作为中层领导班子和基层党建考核重点内容,实现与教职工年度考核、职称评聘、人才遴选、项目申报等协同联动。三是彰显组织力量。推动党的全面领导具体化、党建业务融合机制化、全面从严治党长效化。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一融双高”的山大实践,聚焦服务“国之大者”,优化党组织设置,把党旗插在科研平台、学术团队、工程现场。全面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15个党组织入选全国党建“双创”单位,4个教师党支部入选“强国行”行动,学校入选全国首批高校教师“领航工作站”建设试点单位。

二、担当使命任务,拓展实践路径

学校聚焦教育家精神内涵,致力培养“大先生”。一是抓好党性锻炼,依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井冈山、延安、浦东等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赴深圳、上海、香港等改革开放一线开展国情研修,坚定教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每年9月确定为师德师风建设月,创设“师德大讲堂”,培润教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三是聚焦“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最有创造力的研究生”目标,打造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教育高等研究院,全面加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构建教师培训培养和成长发展体系,汇聚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四是坚持“厚植齐鲁、辐射全国”,紧密围绕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目标任务,出台《山东大学服务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成立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高校联盟,在港滇藏新甘蒙等地建立研究院,打造服务国家、服务山东“山大系”品牌,引导教师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五是打造“大宣传”格局,围绕“图强报国、弘文育贤”主题讲好山大教育家育人故事,举办潘承洞院士、艾兴院士诞辰纪念活动,系列工作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关注和报道,涵养教师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六是以“做优学科、做强科研、做大人才”为主线,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大力推动文化两创,赓续传扬山大百廿文脉和恢弘气象,激励教师深入研究好中国问题、讲述好中国故事,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三、涵养文化底蕴,营造良好生态

一是做精教师思政品牌。以“弘扬教育家精神 践行光荣的使命”为主题打造系列教师思政品牌,以第40个教师节为契机开展40项系列活动,将尊师文化融入学生日常教育,实现师生思政同频共振,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加快形成强大思政引领力。二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育才功勋”“最美奋斗者”等评选,发掘潜心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去年,5名教师和1个集体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表彰。教师节集中表彰180余名先进典型,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见贤思齐”的生动局面。三是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办好新教职工入职典礼仪式,上好“入职第一课”,深度参与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活动赋能、平台支撑、奖励激励机制,营造“近悦远来、广聚英才”的良好氛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