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财经大学通过健全机制、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等举措,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以书育人、以书化人,营造了人人爱读书、处处能读书的浓厚氛围。
一、健全机制,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一是学校制定理论学习读书班计划。每年年初,下发《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意见》,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学校领导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各二级单位党委积极行动,结合实际,细化读书班学习计划,责任到人,逐一落实落细。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利用零散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在读书中凝心铸魂、增长才干。二是建立榜样激励和竞争机制。学校根据借阅图书数量、学习成绩、综合表现等因素评选年度“借阅之星”,制作借阅图书数量排行榜,利用榜样激励和竞争机制,激发青年学子读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更多学生参与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为书香校园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校园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丰富内容,开展多彩的阅读活动
一是传承文化经典。邀请名家品读经典,如邀请著名红学家和聊斋学家、著名作家马瑞芳与师生一起品读《红楼梦》,让师生深入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弘扬,丰富书香校园文化内涵。二是拓展阅读视野。广泛开展师生荐书活动,包括校领导荐书、院长荐书、专家学者荐书、优秀读者荐书等,推荐书目涵盖经济、文学、政治、法律等多个领域,如《国富论》《人世间》《可爱的中国》等,拓宽了师生的阅读视野,使师生能够接触到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满足了师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三是增强情感共鸣。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解读红色书目中感受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抒发青年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炽热情怀;开展以“阅读新时代·铸就新辉煌”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并开展优秀作品评选,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激发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书香校园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三、创新形式,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一是增强阅读趣味性。将阅读与趣味性、互动性相结合,打破传统阅读的单调模式,使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了更多师生参与其中,让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在“书香礼赞新时代·阅读追梦正当时”读书月活动中,开展“名著之美·文化书旅”四大名著主题在线闯关知识竞答,以趣味闯关的线上答题方式带领师生重温经典,了解中国古典文化,感受经典的魅力;组织“书香盲盒”挑战赛,知识+盲盒的奇妙冒险,在茫茫书海中与知识相遇,让阅读变得更有“仪式感”;举办名家名著知识问答挑战赛,通过知识挑战的形式,帮助读者回味经典阅读小知识; 举行“书香激扬青春 经典伴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激发同学们对阅读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助力学风建设。二是促进资源共享。结合青年学子兴趣爱好等,学校设立“鸟巢图书馆”,以“一本书多人读,一人读多本书”为宗旨,通过“借一本书,放一本书”的诚信借阅原则,让有限的图书在校园内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共享精神,为书香校园建设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三是满足个性需求。图书馆开展图书荐购活动,通过“你选书,我买单”,把图书采购权交给师生,充分尊重了师生的阅读选择权,满足了不同师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使图书馆的藏书更符合师生的实际需求,为书香校园建设提供了更优质的资源保障。四是搭建读书交流平台。开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和科学内涵”青马书社读书沙龙、“邂逅经典 畅闻书香”读书活动、“流籍递情 书韵传香”图书漂流活动等读书交流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和交流的平台,本科生和研究生积极参与,轮流分享读书体会,促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沟通,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思维,营造了良好学术氛围,大力推动书香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