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青岛黄海学院:规范办学行为 激发办学活力 办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发布日期: 2025-02-21 19:32 浏览次数:

规范办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青岛黄海学院建校29年来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办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办好让政府放心、学生满意、社会认可的教育。

一、将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学校治理体系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党的建设有关内容写入学校章程,制定了学校党委与董事会日常沟通协商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立了董事会、行政班子和党委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管理机制,使学校的决策核心、执行核心和政治核心“三心”凝聚,形成高效协同的治理格局。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全覆盖,使党组织的“触角”和工作“阵地”持续延伸,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领导。持续推进“一融双高”建设,将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切实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学校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30项。

二、着力打造聚合联动的思政育人格局

学校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思政教育,以教育家精神铸造师魂,用雷锋精神赋能立德树人,建有“四位一体”学雷锋教育基地、思想政治教育VR实践教学中心、新时代红色文化VR互动体验馆、3D红色影院等多个校内实践教学场所,用红色资源激活思政课,擦亮思政教育底色。发挥党委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为抓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互补融通、理论引导和文化浸润相辅相成,形成了涵盖多元场域、凝聚多方力量、实现多维贯通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学校获批省级一流思政课程1门、省级思政“金课”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

三、构建“1234”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建立了与山东省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应用型专业集群,构建了“1234”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即确立一个目标定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构建三大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大国工匠文化、创新创业文化“四文化”融合育人特色。学校与东北大学合作成立山东省首家钱学森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团队共建工业智能创新班,联合成立工业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一流本科课程19门。

四、坚持硬基础和软实力两手抓两手硬

学校持续提升基础设施“硬”水平,近三年新建智慧化教学楼、24小时学习空间、高标准学生公寓和高颜值运动公园15.21万平方米,完成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餐厅等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升级“教学+资源+仿真”虚拟学习空间,推进网络课程、互联网+研讨互动的智慧课堂建设。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着力增强教师队伍“软”实力,设立“聚才奖”,制定“一人一议”薪酬政策,配套珠山人才津贴,构建了“全员聚才、以才聚才、平台聚才、特区聚才”四位一体招才引智模式,近三年引进省部级及以上人才20人、博士195人。建立“启航学堂-扬帆讲坛-精研工坊-领航工作室”四阶递进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通过引育并举建立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