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改革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发布日期: 2025-02-13 20:48 浏览次数: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固树立“强教必先强师”理念,在深化二级管理、强化考核管理、加强教师引育、推进职称改革、优化绩效分配等方面,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优化治理结构,深化校内二级管理

学校完善二级管理体系建设,印发《关于实施二级管理改革的意见》,以二级管理为基础开展了教育组织体系建设,并通过认证。推进放权赋能,制定了《二级管理经费划拨办法》《二级院部奖励性绩效二次分配实施细则》,落实二级学院在经费使用、绩效分配上的自主权。修订教师考核、职称聘用、人才聘用等文件,明确二级学院自主考核、自主评价内容,提升了二级学院办学活力。建立监督评价机制,修订《部门绩效考核办法》,对二级管理运行及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制定《二级学院党总支会议议事规则》《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明确议事决策程序和范围,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为深化二级管理提供保障。

二、强化评价改革,增强教师发展活力

学校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分层分类制定考核办法,修订了《师德考核办法》《教师绩效考核办法》《聘期考核办法》等,建立起师德第一标准,“日常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的教师考核体系。坚决破除“五唯”,建立多元多维评价标准,按照“教学型”“教学科研服务型”“科研服务型”对教师进行分类评价。建立教学、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多维度评价指标,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教研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职业道德与思想素质等综合素质。采用“定性+定量”方式进行发展性评价,切实发挥人才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

三、落实自主招聘,汇聚优秀人才

学校落实省属高校自主招聘要求,完善自主招聘工作流程,开展教师招聘工作。制定新招聘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察办法》,落实师德师风首要标准。加快人才标准建设,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建立人才引聘标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经费保障、薪酬待遇方面给予人才一定比例倾斜,建立不拘一格、以用为本、按需引才的“组合拳”,诚心揽才。创新实施柔性引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一人一策”、特岗特薪,聘任方式分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产业教授等,不断优化学校师资层次和结构。

四、推进自主评聘,激发教师创新活力

学校深入贯彻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精神,积极推进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开展职称自主评聘,修订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岗位聘用实施方案》《聘期考核办法》,每年开展职称评聘工作。明确评聘指标,坚决破除“五唯”,建立起师德、教学、科研、教研、社会服务等维度的多元评价指标,实行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相互补充的评价方式,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弱化刊物评价,凸显质量导向,不唯数量唯质量,不看资历看贡献,不看“帽子”看水平,不唯学历唯能力,增强教师队伍活力。

五、优化绩效分配,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学校认真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制定了《岗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完善学校绩效分配改革制度,建立起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价为基础、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核心的薪酬体系。建立奖励性绩效二级分配制度,各二级学院按照实际制定了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按照产出成果、工作量、业绩贡献进行分配,实现奖励绩效向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成效显著教师倾斜。

六、加强校企人才互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建立起“校企协同、专兼协作、双向赋能”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制定《专任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管理办法》,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常态化,不断加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将企业人员引进到校内,聘用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产业导师、实践导师、德育导师、特聘讲师、兼课教师等。创新“分层进阶、分类发展”“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在企业设立教师培训基地,校企协同搭建培养平台,畅通转型和进阶通道,实施“流动站式”培养模式,建立了“双师型”教师精准培育生态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