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区委教育工委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擦亮“立德树人 传承红色基因”教体党建品牌为目标,构建“四领四融”工作,推动党的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区域教育城乡一体、高位均衡发展新格局。
一、强化组织引领,推动党组织建设规范化
一是抓基础,强堡垒。印发《学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将党的建设相关工作全面梳理,形成工作清单,确保基层党建工作靶向清、方向明。建立由从事党建工作两年以上的科室负责同志、分管党建副校长组成的组织员队伍,开展组织生活巡听,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构建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通过“线上每月检查+线下实地督导”方式,将基础党建抓在经常、严在日常。二是抓关键、盯重点。实施区委教育工委班子成员列席学校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对学校议事决策制度落实情况现场指导。对学校党组织设置、班子配备等情况进行摸底调研,配备专(兼)职党务工作者152名。每学期举办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培训班,提升党务工作能力。三是抓特色,提亮点。围绕党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出台《环翠区教体系统党建品牌创建评价细则》,构建党建品牌等级晋升办法,对品牌创建情况专项督导,先后有11个党组织被评为省、市级“一校一品”党建品牌,4个党组织获评市“红色引擎”党建示范点。
二、强化先锋引领,推动党员培育实效化
一是重培训、强激励。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必修课,通过理论学习+交流研讨+现场教学方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推动党支部、党小组建在学科教研组上,引导学科、班主任等不同层面开展以师带徒,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推行党员“五星”评定管理考核办法,实行积分管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二是精培养、深挖掘。开展党员挂点联系班级管理,带头上公开课、示范课、结对帮扶等活动,深化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双培养”机制,坚持把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吸纳到党组织中来。近三年共发展党员149人,储备积极分子348名。三是树典型、优服务。实施党员“五亮”工程,所有党员教师“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家风、亮星级”,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双报到”为抓手,组织党员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社区开展家校沟通、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各学校组建“党员+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三人小组,覆盖全区20余个社区,形成“区域统筹、学校主导、社区协同”立体化服务网络。开展“百千万工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200余场,志愿宣讲服务60次,覆盖家长达6000余人。
三、强化思想引领,推动思政建设一体化
一是夯实学校思政课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打造省、市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6节。深入挖掘和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面向青少年常态化开展知识竞赛、讲红色故事等活动,引导学生争做时代新人。二是构建“四有”教师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区级党员名师工作室、“四名工程”(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名课程团队)、教研员的辐射带动作用,组织开展阶段性工作研讨会、“同城大课堂”等,引导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先后有118人获省市级名师、先进个人等荣誉,3人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319节名师辅导讲堂在全市展播。三是打造“育人·汇翠”思政宣讲品牌。以区级“育人·汇翠”宣讲品牌为引领,构建“区级骨干宣讲团—基层教师宣讲团—校级学生宣讲团”三级宣讲体系,每月常态化开展宣讲。建成区级骨干宣讲团7个,基层教师宣讲团38个,校级学生宣讲团34个,逐步形成“人人争当宣讲能手、处处都是宣讲阵地”良好氛围。以“我来讲党课”活动为契机,连续五年开展党课展演,推出70节优秀党课进行展播,覆盖6万余名师生。
四、强化党风引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
一是夯实廉政建设。每年召开学校党建工作推进会、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指导基层党组织夯实全面从严治党基础。通过重要节点下发廉政提醒、开展校级领导任前廉政谈话等形式,扛牢抓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紧盯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师德体检划红线”活动,营造风清气正教体生态。二是强化警示教育。常态化组织“身边人、身边事”廉政教育,每年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警示教育,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进校园,开展“敬廉倡廉”主题文化作品征集、讲廉洁故事等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三是聚力集中整治。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校园餐”、教辅征订、校服采购、师德师风等领域,解决重难点问题71个。聚焦群众诉求,班子成员牵头每月至少办理分管领域热线工单2件,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跟踪整治、销号管理。对不满意工单建立动态台账管理,开展“回头看”专项行动,不断提升教育服务质量。今年以来,12345群众热线诉求工单数较去年同期下降10.62%,考核服务过程满意率、办理结果满意率较去年均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