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昌邑市坚持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聚焦政府主导、教育深耕、社会协同,构建起覆盖“学前教育启蒙、义务教育筑基、高中教育提质”的全学段育人链条,积极探索具有县域特色的教育评价改革实践路径。
一、构建多元主体治理体系,形成“权责明确、运转科学”新格局
一是建立领导小组联席机制。将教育评价改革纳入昌邑市委常委会会议题进行专题研究,重点破解责任落实模糊化等难点问题。广泛征求组织、人社、财政等12个职能部门意见建议,印发《昌邑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明确20项重点改革任务,制定任务分解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和质量标准,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协同落实”的责任链条。二是建立专业部门推动发展机制。组建教育评价改革专班,聚焦学校、教师、学生三大核心评价主体,结合昌邑教育发展实际,研究制定《昌邑市学校立德树人评价细则(试行)》《昌邑市教师教书育人评价指标体系》《昌邑市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指南》等制度文件。创新建立“改革推进度、学生发展度、学校支持度”三维督导评估体系,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部门支持学校发展实效等纳入年度督导重点;教研部门紧扣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开发“基础素养+个性发展”过程性评价工具包,有效提升基层评价改革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三是建立学校主体联动责任机制。创新建立“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年终必述改革”制度,推动形成“头雁领飞、全员参与”的改革生态。连续四年将教育评价改革成效纳入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校长年度述职述责述廉核心内容。
二、构建改革项目共建体系,完善“双向发力、创新探索”新机制
一是创新项目认领机制,精准聚焦改革痛点。针对调研发现的制约县域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系统梳理形成48项教育评价改革核心项目库,为改革落地提供清晰路线图。创新实施“揭榜挂帅”机制,科学设计榜单,研制发布《昌邑市教育评价改革揭榜课题清单》。二是构建分层推进体系,强化项目落地效能。为破解改革推进“上下联动不足、创新活力不强”的难题,构建“局长突破项目、科室攻坚项目、校园微改革案例”分层推进体系,明确管理主体、管理权限、管理时间,确保改革项目落地。为确保项目全周期高效管理,实施“月度评估、季度交流、年终展评”机制,形成“部署—推进—反馈—提升”的闭环管理体系,有力保障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三是深化基层试点探索,促进经验有效转化。坚持“试点探路、典型引路”策略,鼓励基层学校依据自身基础、特色与改革意愿,征集有效评价案例58个,让教育评价改革在基层落地生根。建立“科室+学校”试点联动机制,由局机关专业科室分别对接不同学段学校,探索基层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三、凝聚社会共识路径,营造“专业提升、生态优化”新氛围
一是抓好学习研讨。组织全市教育系统,围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开展案例式、诊断式学习;依托各类名师工作室构建“线上+线下”学习模式,开发专题资源包。建立“改革先锋”流动宣讲团,选拔齐鲁名师、名校长担任宣讲员。二是抓好培训辅导。分层分类开展精准培训,针对领导干部设专题研修班,聚焦教育评价前沿理论、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核心课程,提升统筹协调能力;面向中层干部实施“菁英计划”,围绕改革落地开展项目管理、资源整合培训,锻造执行“中坚力量”;着眼基层教师,组织学生发展性评价、课堂观察技术等培训,助其掌握科学评价工具,将新理念融入教学,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三是抓好宣传引导。在市教体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以政策图解、校长访谈等形式搭建家校社沟通桥,引导科学评价观;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制作专题宣传片,可视化呈现改革成果,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