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媒体聚焦
【中国教育报】青岛科技大学发挥学科优势 打通服务地方新路径
发布日期: 2025-01-05 09:46 浏览次数:

地方行业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和行业特色。青岛科技大学是全国较早开设橡胶专业的院校,学校深耕化工、橡胶行业,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方面努力贡献青科大的智慧与力量。

发挥化工学科优势

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提升学科引领作用。学校瞄准国家、行业、地方需求,探索“学科群+研究院+行业领军企业”学科集群发展建设机制,打造以橡胶为特色的绿色化工、化学与先进高分子材料学科高峰,将建好建强化工学科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头号工程”,围绕“化工+”和“+化工”,对标国家“双一流”建设标准,举全校之力加快化工学科建设。围绕化工学科建设新增获批材料与化工(专博点)、安全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进一步夯实学科建设基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按照“社会需求契合度,特色学科匹配度,人才培养支撑度,用人单位认可度”原则,优化调整本科专业,新增合成生物学、能源化学等新兴交叉专业。围绕材料、化工优势学科,在山东率先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实施“3+1+2+N”卓越工程师本硕贯通培养,设立卓越工程师学院,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共同承担科研项目,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强化人才高地建设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地位。探索试行准聘—长聘制、博士后“2+3”制、“科研团队以业绩换进人指标”等新型进人方式,设立“讲席教授”制度,打造一支编制在学校、创业在企业、学术创新在两端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完善“育引用留”一体化人才制度体系,改革人才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综合性评价体系,推行人才门槛认定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业内同行专家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设立成果转化型岗位类型。

组建大团队承接大任务。从原来的“自由生长、单兵作战”转向“定向培育、兵团作战”,实行重点团队校领导服务制,推行“揭榜挂帅”,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定、资源供给等方面给予团队倾斜支持,赋予团队科研组织权。引导教师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布局,加强与行业领军企业产学研深度合作,解决行业关键共性“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一院一部、一院一所、一院一企”行动,完善科研选题机制。近年来,学校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有组织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进校地融合发展,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机制。学校以建设“校地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为抓手,坚持“以贡献换支持”,搭建服务区域发展的桥梁和载体。2022年以来,先后在济宁、枣庄、德州三地建立了轻资产的校地融合创新中心。加大学校在宁夏高等研究院建设中的力度,积极与宁东基地管委会对接,2024年与宁东基地企业签订近千万元项目合同。推动落实“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推进与崂山区校城融合,校地融合特派员选聘到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崂山。

通过建设大平台,提升成果转化效能。学校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产业需求,在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领域凝聚资源,形成科研集群力量开展协同攻关。聚焦激励政策创新,探索科研成果股权化改革,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与深交所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探索成立校友科技创新投资基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截至目前,由学校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的上市公司已达9家。2023年专利转让800件,位居山东省属高校前列。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下一步学校将按照建设“特色鲜明、走在前列”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共同推动“四链”融合向纵深发展,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本文系山东省2022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科高校发挥产学研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Z2022089]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地方工科高校发挥产学研办学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1DF0205]阶段性成果)

(作者 陈克正 王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