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海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少年儿童科学素养等能力的提案》收悉,根据我厅职能,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关键时期,教育质量关系着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国建设和科教强国战略实施。近年来,我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制度建设、课程实施、师资配备、活动引领、资源开发等方面,努力推动科学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结合您所提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开齐开好科学课程。贯彻落实《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施办法》,自小学一年级起开设科学课,推动科学教育类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总课时占比提高至9.4%,全面达到了教育部8%—10%的占比要求。指导各地各校落实科学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跨学科实践活动,将科技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成果融入教学。推动全省16市全部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内容,并适当增加权重,引导学生真实验、真动手,提高科学实践能力。
二、全面建强教师队伍。强化科学师资配备,提高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推动全省所有中小学校配齐科学副校长和科技辅导员,充分发挥社会师资补充作用。举办校长科学教育素养提升培训,深化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争取每年科学教师轮训一遍,提升执教水平和能力。强化科学教育教研队伍建设,推动省市县三级教研机构每学科均至少配备1名专职教研员、3—5名兼职教研员,有组织开展主题式、联片式教研活动,推动科学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三、加强社会力量协同。落实“双减”工作要求,继续在中小学课后服务中加强科学教育,教育、科协等部门持续开展“三点半”课后公益服务,邀请中国科学院专家等举办科普报告、开设“空中云课堂”等,有力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着力发展学生科学社团,组织定期科学实验、科技观测、创客活动等,涵养学生科学精神。建好用好163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321家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营地)以及各类各级科技场馆、高新技术企业等,组织学生参加科普教育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四、注重加强工作保障。将科学教育推进情况纳入对各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压紧压实各地各校工作责任。建好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省科学教育水平提升。财政部门继续完善生均拨款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学校经费保障机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状况,动态调整中小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更好推动学校科学、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