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 > 委员提案
对《关于精心培育研学游产业,助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9-30 11:06 浏览次数:

付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精心培育研学游产业,助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我厅职能,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随着研学活动的不断深化,社会上逐渐出现了“研学热”,成为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平台。目前,研学主要分为两个概念,一是研学实践,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中小学校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二是研学旅游,是由旅游部门主导,社会机构通过市场机制组织开展的旅游体验活动,重点在“游”,而不是“学”。结合我厅职能,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研学实践有关工作。

一、不断扩增优质研学资源。充分发挥我省自然、文化优势,积极拓展学生研学实践平台和空间。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山东省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营地管理办法》,健全定期遴选、年度审查、周期管理制度,建立优质校外研学资源遴选机制。目前,共遴选建设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营地35个,省级基地、营地321个,市县级基地、营地1353个,省市县三级资源类型多元、布局合理,为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提供了丰富选择。

二、不断完善研学课程体系。将研学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加快推动研学实践精品课程建设。组织学校联合青少年红色研学基地和各类红色场馆,研究开发红色文化教育项目,打造一批有温度、有思想、有影响的“行走的思政课”。目前,共评选省、市级优秀研学课程735门,其中联合沿黄9省区教育厅遴选黄河流域精品研学课程和优秀研学课程125门。推进中小学生研学课程体系建设,起草完成《山东省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开发指南》,聚焦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等10大主题,编制省级社会育人实践地图,为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课程开发提供丰富的参考依据和标准规范。

三、不断规范研学组织管理。针对部分中小学在开展研学实践过程中存在收费混乱虚高增加家庭负担、过程游而不学打卡走形式、安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及时印发《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的通知》,建立研学备案机制,县(市、区)域内和市域城区内研学活动方案由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备案;出市和出省等研学活动方案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备案;出国研学活动方案由省教育厅审批备案,有效遏制住了盲目组织,随意组织乱象,让研究实践逐步回归到育人功能。

四、不断鼓励支持亲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全面推进我省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支持鼓励家长利用周末、寒暑假等闲暇时间,带领子女积极参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职业体验,以及文化艺术、科普体验、体育运动、手工技能等实践活动,引导家长重视子女按时就寝、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开展体育锻炼等良好习惯的养成。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完善研学课程体系设计,开发研学资源平台,规范中小学研学实践组织,有序推进研学实践活动开展。同时,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研学旅游规范标准,鼓励支持中小学生充分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积极开展亲子游活动,不仅发挥家庭教育育人功能,而且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7月18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