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布局推动山东省合成生物学发展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厅职能,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合成生物学是现代科学最富前景的领域之一,我国已将合成生物学技术列为需要重点突破的核心关键技术,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合成生物学作为关键技术创新领域,要突破一系列核心技术,促进在医药、农业、化工、能源等多领域的应用转化。202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等文件中都提出要把合成生物产业作为大力培育支持的创新产业,推动合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技术攻关。一直以来,我厅高度重视生物学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持续加强合成生物学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助推我省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
一、加强学科建设,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十四五”期间,依托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聚力提高合成生物学相关学科建设水平。支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生物学学科建设“高峰学科”,支持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学学科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培育山东中医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高水平学科”。依托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对山东大学的生物学等学科强化建设,在“十四五”期间持续加大对合成生物学领域相关学科的支持力度,为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专业建设,筑牢人才培养根基。目前,全国仅天津大学、湖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设置合成生物学专业。青岛科技大学于2022年获批合成生物学专业,是我省唯一开设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的高校,2023年开始招生。我厅鼓励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增设合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为合成生物学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平台建设,筑牢科技创新根基。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快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成了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青岛能源所等7个单位共同发起建设山东省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山东大学与青岛啤酒、易邦生物、明月海藻等企业合作建立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打造合成生物学领域优势科研团队。
下一步,针对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我厅将鼓励山东大学等头部高校发挥高水平大学建设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建设合成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积极增设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弥补合成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缺口”。同时,鼓励有条件和基础的高校,设置生命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合成生物学相关专业,促进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探索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中谋划一批合成生物相关的平台,为合成生物学领域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