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山东交通学院:服务交通强国建设 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发布日期: 2024-09-30 15:23 浏览次数:

山东交通学院抢抓交通强国战略机遇,立足交通强省区位优势,强化交通类学科专业特色,推进相关学科专业人才、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高效衔接,2024年5月获批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本科高校”,在融入国家战略上提速提质,以更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持和人才支撑。

一、坚持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为牵引,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学校锚定教育强国、交通强国及海洋强国战略,着力抓好试点工作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编制《山东交通学院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工作方案》,完善试点任务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召开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推进会,明确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责任,统筹推进“陆上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建造与长期服役性能提升”“基于航运互联网的船舶智能运维服务关键技术”“智慧公路空地一体运营管理关键技术”“交通类应用型人才培育”等试点任务工作,及时调度校内外资源,把控实施进度,定期跟踪调研试点任务开展情况,有力有序推进试点任务实施,释放成果转移转化效能,助力交通强国建设以及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

二、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体,畅通教育科技人才推进机制

学校积极推进学科布局优化调整和强化交通特色,找准“国家-行业-区域-学校”的战略结合点,推进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出台《山东交通学院学科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建立“学校抓总-职能部门主导-学院主建”的举校体制学科建设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做好学位点建设规划,促进“交通+”学科交叉机制和组织模式创新,谋划设置绿色低碳交通、低空经济等交通特色学科群,跨学科、跨学院组建10个以上学科(学位点)建设团队,一体化推进“学科-专业-平台-团队-项目-成果”建设,紧密对接行业产业需求,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切实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产业创新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有效推进“四链”融合创新

学校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贯彻新工科发展理念,加强与行业骨干企业、优秀中小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科教协同培养,整合实验实训基地,从师资、课程、平台、产教等领域促进交叉渗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四链”有机衔接,探索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新机制,构建教研一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范式,强化与中建集团、山东高速集团、山东铁投集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深入合作,签订各类技术开发服务课题1230多项,总金额3亿余元,与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千万元级横向科研项目,合作获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围绕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交通装备领域、智慧交通领域、安全交通领域、绿色交通领域等6大领域组建13个优势交通科技创新团队,深入推动“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推动校企人才、资源等双向奔赴,有效提升学校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

四、坚持以优化专业设置为抓手,突出交通类专业办学特色

学校以行业和区域需求为导向,充分评估自身优势与专业特色,按照“控数量、调结构、提质量、强内涵”的专业改革路径,推进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聚焦建设交通建设类专业群、载运工具设计制造类专业群、综合运输类专业群,着力打造“四新”专业,获批土木工程专业群、轮机工程专业群、交通运输专业群、物流工程专业群和金融学专业群等5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4个项目获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重点领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111”计划立项,开展“交通+”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加快构建“陆海空轨”综合交通专业布局,现有招生专业中,70%为交通类相关专业,工学理学类专业占比69%,新兴专业占比18%,特设专业占比26%,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服务“十强”产业所需专业占比接近70%。

五、坚持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目标,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

学校聚焦深化落实教育综合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围绕学校“1167”工作布局和高水平应用型交通大学建设目标,深化人事人才制度、部门和学院机构、学科发展机制、有组织的科研体制机制、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对外开放合作机制等7个方面的改革,统筹抓好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学科建设年活动、实施有组织科研创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卓越交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等8个方面重点工作,以动力变革、模式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在服务交通强国建设中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实现新突破,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交院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