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000004502323D/2024-02163 发布日期: 2024-09-30
发布机构: 山东省教育厅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有效性: 成文日期: 2024-09-30
对《关于持续推进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的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9-30 15:11 浏览次数:

李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的提案》收悉,根据我厅职能,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持续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分类建设,狠抓师德师风、专业素质、教师管理、地位待遇分项落实的教师队伍建设格局基本形成。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创新师德教育内容和形式。在全省组织开展“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师德教育系列活动。首创教师“开学第一课”特别节目,组建山东省师德宣讲团,扎实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弘扬高尚师德,山东教师学雷锋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省市名师“志愿服务、领航先行”活动成效显著,教师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山东省“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分学段制作“依法规范执教”警示片,开展教师全员警示教育。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常态化开展“树师德 正师风”专项整治,师德师风建设总体情况持续向好。累计选树“齐鲁最美教师”82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140人,8人获评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2个团队入选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专题研讨班上,邓云锋副省长以《注重“四个坚持”,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走深走实》为题作交流发言。

二、持续优化教师培训体系。建立由一支名师队伍、两个研修平台、若干培训项目构成的“1+2+N”教师培训工作机制,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日趋完善。严格落实继续教育规定,将继续教育情况作为职称评聘的基本条件。年均省级(含部分国培)投入培训经费超1亿元,培训教师近100万人次。组织义务教育阶段3万名教师参与学历提升计划,进一步均衡城乡师资配备。737名中小学教师成为新一期齐鲁“三名工程”(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培养对象,选派80人赴新加坡攻读教育管理硕士。创新实施职业教育“技能大师”领航计划,支持中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150个省级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支持职业教育教师赴德国开展海外研修,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养。实施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每年支持300名高校教师开展为期一年的访学研修。2023年,我省7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4人入选国家级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入选数量居全国前列。

三、稳步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改革的意见》,优化职称评聘标准条件,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基本职责,注重一线学生工作,积极克服唯科研、轻管理、弱育人现象,引导广大教师提高水平、潜心育人,有效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下放职称评审权,高校教师职称按照“以岗定职、岗变职变”的原则开展自主评聘,明确高校在本校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工作中,要将教师从事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工作的成果视同科研成果。搞活教师绩效分配,全面取消教师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要求。明确要求高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实际分配总量要在绩效工资总量中占比达到70%。给予教师或团队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不低于转化收益总额的70%,不高于95%,由成果完成人自主分配。各地建立中小学生均绩效工资增量机制。中小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比例应不低于70%,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教优酬”。

四、扎实开展教师减负工作。2020年12月,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鲁厅字〔2020〕27号),对减轻中小学教师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负担工作进行了部署。通过建立监督举报平台、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定期通报、开展专项督导等方式,持续推进教师减负工作。今年5月,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加重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鲁教组字〔2024〕1号),计划5月至7月,聚焦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随意进入校园、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向学校蔓延,加重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明确社会事务进校园数量,原则上省级每年安排的社会事务以专项方式进校园的事项不超过5项,市县自行组织的每年不超过2项,内容相近的合并进行,并严控活动开展频次。制定了《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标准》,建立了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标准,明确了准入条件、程序和管理等事项,未列入白名单管理的,一律不得进校园。目前,各地正在有序推进专项整治行动。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认真研究您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着力提升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持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和完善教师爱岗敬业、学校严管厚爱、主管部门常态监管、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系。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好教师表彰奖励以及第40个教师节庆祝活动等,引领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良好风尚。二是健全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出台《关于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的意见》,改进教师培训方式,统筹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打造贯穿新手教师、新秀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各职业发展阶段、层层递进的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三是深化教师队伍管理改革。全力推进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探索义务教育教师乡村学校服务期制度、乡村学校教师岗位竞聘办法,推进学校人事综合管理改革,逐步建立“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用人机制。四是推进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整治行动,系统摸排近年来社会事务进校园情况,梳理白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建立定期督导调度机制,明确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严控省、市、县三级社会事务进校园总量,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6月6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