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000004502323D/2024-02157 发布日期: 2024-09-30
发布机构: 山东省教育厅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有效性: 成文日期: 2024-09-30
统一编号:
对《关于科学设置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难度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9-30 14:54 浏览次数:

刘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科学设置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难度的建议》提案收悉,根据我厅职能,经认真研究,现回复如下:

高考综合改革是党中央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其中,建立并完善包括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在内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本轮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工作平稳落地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从试题难度方面看,根据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组织的各类调研,我省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均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不存在超出课标要求的现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仍存在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的方面。我厅将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工作。

一、督促高中学校遵循课程标准开展教学

目前部分高中教学中的确存在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等问题。以合格考试为例,按照课标要求,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科目应在高一学年结束后完成必修内容教学并参加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思想政治、物理科目应在高二第一学期结束后完成必修内容教学并参加合格考试。但在实际教学组织中,存在选科时间前置、非选科科目教学时间被压缩的现象。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命题部门采取了相应措施,在课标规定的合格考质量要求框架内进行调整,优化了学业质量水平一、二考查的比例。因此,对于选学考试科目学科的考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考试且高分比例很高。但对于部分未选学该学科的考生,由于缺乏基本的学科知识,导致成绩不理想。我厅将采取措施督促高中严格遵循课标有关规定开展教学,开齐开足课程,科学设计教学进度。

二、加强宣传,使新高考理念深入人心

新高考实施以来,命题理念发生了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国家对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的新要求,也必然带来从教育教学到考试评价等人才培养全链条的深刻变化。高考命题理念的调整,目的是以考试评价为指挥棒,与高中课程改革携手共进,助力素质教育发展、促进核心素养落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试题表现出更加开放、综合、灵活、多样的特点。这种变化已经使高中课堂发生了深刻变革,高中学生越来越成为高中课堂的主体,机械刷题现象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扭转。但是,仍有部分高中学校和教研部门没有正确把握高考命题理念的调整,把突出阅读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思辨能力的考查理解为试题越新奇越好、越难越好,甚至有些教师把高考试题中出现的一些辅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信息作为必备知识引入高中课堂,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惯性教学思维。我省目前等级考试只进行过5次考试,学生平时接触和练习的更多是一些地方的模拟题,有些试题并不符合当前的高考命题理念,存在“偏”“怪”等现象,也给高中教学和考生备考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无谓的压力。我厅将进一步加强对高考命题理念的宣传,使广大教师充分理解素养的塑造将必然成为高中课堂的主旋律,教学、评价等相关单位、人员都要积极适应这种变化。我厅将结合您的建议,督促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单位,减少学生统考统测次数,提升各市模拟题的命题质量。同时进一步提升等级考试命题质量,不断强化学科思维能力考查,避免试题固化、减少繁杂运算,引导减少“机械”刷题现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优化政策设计,促进学生选科良性发展

学业水平考试6个科目的学习难度存在很大差异,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也会使其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本轮高考综合改革设计了选科制度,其目的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其个性发展。但在实施选科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化博弈现象。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高校真正按照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设计选科要求。从调研数据看,目前我省理化选科情况越来越实现预期。今后,我厅将认真研究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不断优化包括选科要求、分数转换等相关政策设计,保障选科制度顺利实施。

四、结合教育测量理论与实践研究,科学把控试题难度

从命题实践情况看,目前等级考试的难度预设是科学合理的。对于等级考试这样大规模高难度的新生考试项目,在考生群体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对考试难度实现精准控制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结合您的意见,我厅将加大科研力度,优化试卷结构,结合教育测量理论,更加精准地进行难度控制。也欢迎广大教育测评研究人员积极建言献策,群策群力,进一步优化学业水平考试工作。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7月17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