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000004502323D/2024-02878 发布日期: 2024-09-30
发布机构: 山东省教育厅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
有效性: 成文日期: 2024-09-30
统一编号:
对《关于以数字赋能助推我省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9-30 14:51 浏览次数:

赵兴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数字赋能助推我省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厅职能,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丰富数字教育资源,打造智慧教学新模式

一是用好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工作的通知》,深刻把握师生应用需求,将国家平台资源应用与整体推进全省智慧教育紧密结合,推进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有效服务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真正让师生“用得上”、“用得好”。开发建设了“齐鲁教育在线”综合服务平台,基于学科知识图谱,研制基于知识点的学习资源,免费向中小学生提供。形成“国家平台+本地特色”互为补充的应用模式,更好服务智慧教育发展。

二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十四五”期间,持续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创建项目,推动各类学校更新教育理念,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改革,探索形成智慧教育新模式。创新“互联网+”环境下教学实践,加强数字化、网络化、沉浸式新型教学场景应用,推进信息化环境下整合式、项目式、主题式、混合式课程建设,强化对学生创新素养、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力支撑课程改革实施和育人模式变革。

二、建立一体化评价体系,推动育人方式改革

2023年4月,在进一步推进和落实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基础上,我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评价体系,引领学校转变育人方式、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 等5 个方面,构建起从小学到高中一体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信息管理平台。家长可以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把握学生在校发展情况;高等学校及高中阶段学校将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或参考,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的重要依据。学校通过学生档案,引导学生在记录成长事实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提升自我,建立自信,体验成长的快乐,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全面发展。

三、实行扩优提质行动,促进城乡优质均衡发展

今年4月,我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印发《山东省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实施方案》,以“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全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数字赋能,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对接互通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双向共享。以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为契机,实施乡村数字校园建设攻坚行动,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全部实现“千兆进校、百兆进班”、乡镇驻地学校录播室全覆盖。推进乡村学校“互联网+”教与学模式改革,加强以同步课堂应用模式为基础,促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模式在乡村学校普遍推广应用。逐步建成覆盖全学科、全章节的优秀课程共享资源库,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到2027年,基本建立与学龄人口变动相适应的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机制,不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基本形成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的发展格局。

四、加强科学教育,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

为深化中小学育人方式改革,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2023年12月,我厅联合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协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推进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若干措施》,从课程开设、教学组织创新、资源建设、创新项目开展、评价体系改革等多方面,建立和完善我省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支持具备条件的师范类高校增设培养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的师范类专业。落实小学科学教师岗位设置,加强中小学实验员、各级教研部门科学教研员配备,通过招聘录用、调剂补充兼任等方式,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将科学教育纳入全省教师网络研修必修内容。到2025年力争实现每所中小学校至少聘任1名兼职科技辅导员,至少结对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机构(馆所、基地、园区、企业等)。全省遴选建设一批科学教育实验区和学校科学教育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厅将扎实贯彻落实既定任务措施,推进我省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特色多样高水平提升,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6月24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