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健康委:
省政协委员曹英娟提出的《关于大健康背景下加强我省护士队伍建设的建议》我厅负责协办,对此我厅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现提出意见如下:
一、鼓励支持学校增设护理类专业。在每年的本科专业备案工作中,支持院校增设健康服务与管理、护理类等专业,逐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目前,全省开设护理类相关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有21所,共有专业点69个,在校生约0.91万人,高职、中职学校110所,共有专业点158个,在校生约8.02万人。
二、大力加强护理类专业课程建设。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截至目前我省高校共获批护理学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实施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8个,实施中职特色化专业建设计划,建设省级特色化专业11个。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有5门课程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39门课程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开展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31门课程认定为省级在线精品课程,6门课程认定为国家在线精品课程。以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依托,支持滨州职业学院、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开发了护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促进了专业教学标准与行业技术规范、职业资格标准的紧密对接。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迄今共开发护理、中医护理等中职品牌、特色化专业24个,养老照护、护理等高职品牌、高水平专业群37个,引导学校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出特色、办出内涵。
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通过现代产业学院、专业特色学院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动校企双方深度合作,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认定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英才学院)护理学实践教学基地等相关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21个,支持建设并认定山东中医药大学现代康养护理产业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健康养老产业学院等相关产业学院、山东协和学院护理学院等为省级示范性特色学院。推动行业领军企业、职业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牵头组建养老和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养老护理产业为纽带,推动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目前,共有省级职业教育集团2个,市级职教集团13个。采取订单培养、冠名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有机衔接。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配合贵委,做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
2024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