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能源局:
省政协委员刘海娟提出的《关于加快山东省光伏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我厅负责协办,对此我厅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现提出意见如下: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实现光伏等制造类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厅高度重视光伏等制造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储备,有力推动山东省光伏产业集群发展。2024年1月10日,山东大学、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晶科能源联合牵头成立全国光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同体旨在共同推动光伏行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样板,更好服务我国光伏产业发展。
一、明确功能定位。全国光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教育资源与重大产业布局战略匹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共同体采取行业指导、校企牵头、多元参与、实体化运行的模式,集聚职业院校、高等学校、重点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全省统筹、跨界整合,产教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供需匹配,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二、建立运行机制。共同体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实体化运行模式。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协调推动和公共服务职能,研究制定支持政策,设计引导项目,搭建信息平台,协调解决产教对接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牵头单位研究制定共同体章程和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加强经费支持和条件保障,牵引产教资源全方位融合。参与单位开放资源、对接需求,实质性参与共同体建设。
三、落实重点任务。搭建产教对接平台。按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同步开展产业规划、人才规划和教育规划,定期发布产业发展报告、人才队伍建设报告和教育发展报告。建设产教信息平台,及时发布行业动态、技术研发需求、项目合作需求、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清单以及人才就业状况和需求预测等。支持学校在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学校建设员工培养培训基地。服务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紧密围绕人才紧缺技术位需求,建设现场工程师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组织开发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以及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开展校企协同技术创新。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技术问题,开展“立地式”科研,提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配合贵局,进一步组织完善新能源产教融合推进机制,推动光伏产业集群提档升级。
2024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