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
省人大代表王大治提出的《关于支持渔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我厅负责协办,对此,我们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现提出意见如下: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渔业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职业院校渔业和相关机械专业建设,逐步扩大招生规模,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渔业机械类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一、加强渔业机械化相关专业建设。全省开设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淡水养殖、海水养殖、航海捕捞、船体修造技术、船舶电气装置安装与调试、轮机维护与管理等中职专业点40个,开设设施农业与装备、水产养殖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船舶动力工程技术、航海技术、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船舶电子电气技术、船舶检验等高职专业点36个。实施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立项建设7个涉渔业机械的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实施中职特色化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中职特色化专业1个。修订开发海水养殖等省级中职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二、深化校企双元主体育人。成立了由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院校和企业广泛参与的山东省海洋与渔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相关院校、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全面推进专业与产业有效对接,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规范的有效对接。成立了全国首家混合所制涉海类高职院校—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学校与招商局集团、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一体化育人;学校拥有山东省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群1个、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2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个;近三年,学校涉海社会化培训达到每年3万人次规模。
下一步,我厅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支持职业院校设置海洋渔业机械类相关专业,在项目安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引导学校继续扩大培养规模。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支持涉海类企业与职业院校以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共建产业学院。三是支持企业深度参与渔业机械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标准、开展实践教学和质量评价,实施订单式、冠名式人才培养。四是支持学校积极参与相关1+X证书制度试点,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日常教学,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山东省教育厅
2024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