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人大代表逄润瑶提出的《关于规范家政服务培训优化家政行业环境的建议》我厅负责协办,对此,我们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现提出意见如下: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家政类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逐步扩大招生规模,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家政服务类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一、鼓励支持学校设置家政类专业。在每年的职业院校与高等学校专业备案工作中,优先支持院校设置社区康复、家政服务与管理、早期教育、营养与保健、老年照护等专业,逐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目前,我省设置家政类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含设置专科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有31所,在校生约9.81万人,中职学校有75所,在校生约6.52万人。我省还设有一所专门培养家政类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二、大力加强家政类专业建设。以省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依托,支持滨州职业学院、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开发了护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促进了专业教学标准与行业技术规范、职业资格标准的紧密对接。实施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和中职特色化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中医康复技术等中职特色化专业21个,立项建设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健康养老服务等高职高水平专业群17个,引导学校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出特色,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三、深入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推动行业领军企业、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养老和卫生职业教育集团,以家政产业为纽带,推动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目前共有省级职业教育集团1个,市级职教集团13个。将家政服务列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优先领域,支持职业院校与山东大嫂、济南阳光大姐、宁波三个阿姨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采取订单培养、冠名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教材、实施实训教学,共享师资队伍、实训设施等资源。深入推进老年照护、母婴护理、家庭保健按摩、老年慢病膳食调理、芳香疗法、医养个案管理、产后恢复、体重管理等家政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将企业先进成熟的标准和规范融入教学全过程,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有机衔接。
四、积极承担家政类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优质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和实训场地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学校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等群体开展烹饪、营养、养老护理、康复技能培训,提高家政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配合贵厅,指导学校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加强统筹规划,将家政相关领域人才培养与职业院校专业调整结合起来,鼓励职业院校结合实际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合理确定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快培养家政服务相关专业人才。
山东省教育厅
2024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