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000004502323D/2024-02005 | 发布日期: | 2024-09-29 |
发布机构: | 山东省教育厅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有效性: | 成文日期: | 2024-09-29 | |
统一编号: |
省科技厅:
省人大代表李晓雨提出的《关于聚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战略布局,推动实现能源绿色转型的建议》我厅负责协办,对此,我们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现提出意见如下:
我厅高度重视钙钛矿产业发展,抢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助力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高地。
一、加强科学研究。聚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技术难题,鼓励和支持高校联合科研院所、企业开展钙钛矿材料结晶生长与相变机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表界面缺陷调控、稳定性衰减机理等基础研究。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开展有组织科研,继续开展青创团队计划,认定光电转化与催化创新团队等3个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相关领域青创团队,围绕“基于界面梯度异质结的高效稳定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等3项课题项目开展研究。
二、强化学科建设。实施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加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相关领域学科建设,支持山东大学重点建设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峰学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设化学工程与技术“高峰学科”。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约3.22亿元,支持济南大学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峰学科”、山东师范大学建设化学“高峰学科”,支持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优势特色学科”,支持济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建设化学工程与技术“优势特色学科”,支持山东师范大学建设物理学“优势特色学科”,支持临沂大学培育建设化学高水平学科。
三、加强专业及课程建设。我省共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38所高校开设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能源化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钙钛矿领域相关专业,在校生约6.27万余人。全省8所高职院校开设矿产地质勘查、矿物加工技术、储能材料技术等相关专业,专业布点13个,在校生1600余人。立项建设资源开发利用专业群、智能生产技术专业群等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支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开设能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配合贵厅,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加快高校钙钛矿研究成果转化,持续实施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钙钛矿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山东省教育厅
2024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