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近年来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强基赋能、凝心从教”等四项强师工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人才支撑。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教师队伍根基
学校将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党建和人才工作规划,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一是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广泛开展教育家精神宣讲、阐释、传承、实践活动,引导教师培育涵养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践行教师群体共同价值追求,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二是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落实教师每周集中理论学习制度,抓好“四史”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组织思想政治轮训,引导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教师党建工作,强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发挥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作用。三是培育高尚师德师风。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全面从严治党任务清单,引导教师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依法履行教师职责,自觉捍卫教师职业尊严,维护教师形象。学校先后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最美女性、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省级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等典型。
二、坚持创新驱动,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学校发挥民办高校治理机制灵活优势,不断深化人事改革。一是管理岗位全员竞聘。根据教育教学需要,科学编配管理、教辅岗位,实现师资力量向教学一线倾斜;从副校级领导、处科级干部到普通科员、教辅人员,全部竞聘上岗、一年一聘,实现能者上、庸者下,调动工作积极性。二是专任教师档级评聘。构建“一德四能”聘期考核指标体系,综合师德师风、教学业绩、科研水平、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等情况,实现优教优酬,激发教师活力。三是管理层次精简高效。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由副校长兼任二级学院院长,压减管理层级,破除“中梗阻”,提升治理效能。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三、坚持强基赋能,促进教师队伍发展
学校针对民办高校教师流动快的实际,实施“六项行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一是实施“学历学位提升行动”,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提升学历和能力。二是实施“国内学术研修行动”,每年安排优秀教师脱产到国内名校学习进修,拓展学术视野。三是实施“科研能力提升行动”,发挥高层次领军人才作用,组建专兼职结合的科研团队,完善科研奖励政策、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调动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四是实施“社会实践服务行动”,有计划安排教师参加学习考察和社会实践,组织所有教师党支部参加“强国行”专项行动,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锤炼能力素质。五是实施“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建设“名师工作坊”,实行订单式培训,落实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六是实施“数字化素养提升行动”,通过专项培训,提升教师运用AI等数字技术辅助教学能力。目前学校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7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5项。
四、坚持凝心从教,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学校严格落实校领导联系教师制度,及时了解情况,积极为教师办实事、解难事。一是优化从教环境。加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绿色覆盖、景观连片、文化浓郁的校园环境;更新办公条件,建设智慧教室,强化数字化教学保障,获批山东省首批智慧教育示范校。二是解除后顾之忧。建设教职工住宅,教职工子女免费在附属中小学就读。在全省民办高校率先为教师缴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让教师扎根校园、安心执教。三是潜心教书育人。突出教育教学中心地位,下大力纠治形式主义,让教师把更多精力投向教书育人实践,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