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济宁市:坚持立德树人 弘扬美育精神
发布日期: 2024-08-05 19:40 浏览次数:

近年来,济宁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创新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着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实施美育课程“刚性化”管理,守住“主阵地”

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重要载体,小学每周不少于4节,初中每周不少于2节。开发济宁市音体美课程公示平台,各义务阶段学校的音体美课程安排一键显示,家长随时查询,督促学校严格按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鼓励学校开设多种美育校本课程,目前,全市学校开设了舞蹈、戏剧表演、戏曲理论、书法、国画、水彩画、合唱、形体、陶艺、创意设计等多种校本课程。实行跨学科美育教学,举办济宁市中小学生经典诗词课本剧大赛,2000余名师生参与。

二、推动艺术社团“普及化”发展,播撒“满天星”

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教师合唱团(济宁市仁之声教师合唱团),坚持每周集训,并发展戏剧、京剧、朗诵、古琴、舞蹈、幼儿合唱、童声合唱七个分团,常态化培训教师220人,带动县市区成立了总数达1000余人的13个教师合唱团,1627个中小学组建了学生合唱团,1023个中小学组建了戏剧、朗诵、京剧、古琴等社团,丰富学校课后服务活动的同时,提高了师生艺术综合能力。曲阜市杏坛中学春晓合唱团、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梨园百花”京剧艺术团被评为首批山东省高水平学生艺术团名单。每年举办全市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锤炼教师教学功底、不断提升专业技能。2023年,济宁市仁之声教师合唱团在北京大学成功首演中国第一部以《论语》为题材的无伴奏合唱套曲;今年6月,济宁市仁之声教师合唱团、济宁孔子学校班级合唱团在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合唱展示活动中再获一等奖。

三、搭建艺术展示“常态化”平台,关注“每个人”

市教育局每年组织“一节一会六展示”活动,即:连续11年举办学校艺术节,征求作品1000余件;市级教师合唱团举办新年音乐会,参演师生200余人;举办戏剧、器乐、舞蹈、朗诵、合唱五个专项艺术展演和一场优秀艺术作品展,参展师生3000余人,推荐的济宁一中、邹城千泉小学等艺术节目获山东省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一等奖。通过普及面向人人的美育实践活动,建立了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形成了“班班有节目、校校有活动、人人能展示”的良好局面。

四、打造传统文化“浸润化”工程,培育“传承人”

充分挖掘全市孔庙雅乐、礼乐、端鼓腔、古琴、陶艺、剪纸等地方民间民俗艺术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邀请300余名各级非遗传承人担任学校美育兼职辅导员。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文化艺术名家、经典名著剧、特色戏曲走进各县市区中小学校园活动,每年组织全市11个专业院团入校演出500场次以上。同时,鼓励学校到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场所开展现场教学,孔子博物馆、曲阜“三孔”、市博物馆、市艺术剧院4处场馆被评为首批省级校外美育实践基地。金乡县、曲阜市、泗水县被评为全省美育浸润试点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