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枣庄职业学院:四三联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生态
发布日期: 2024-08-27 20:08 浏览次数:

枣庄职业学院坚持生命至上、学生为本,将培育学生健康心理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深刻把握学生心理特征和变化规律,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生态,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明确责任,健全完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优化资源配置。学院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卫生健康及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统筹推进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开展全院学生心理筛查和咨询、心理辅导、危机干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不断促进全院心理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强化督导力度。各系(院)成立心理健康工作组,定期督导和调度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教育情况,协商心理危机学生家校共育和转诊事宜。建立信息收集研判机制,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危机情况研判,及时研究和落实工作措施。完善分类管理。各班级辅导员(班主任)深入调研全体学生的心理状况,深入了解每名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生活阅历等情况,每月进行不少于1次的全覆盖谈心谈话,对重点关注学生每两周至少1次谈心谈话。严格执行“一生一策”,采取“红橙绿”三级分类管理模式,做到学生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上报。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各项活动,严格履行心理委员职责,做好班级心理健康的小卫士。营造健康环境。宿舍长及时了解宿舍人员心理动态,定期向心理委员反馈。积极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主动帮助同学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扰,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协同联动,构建“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线上线下相结合。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套建设了“朗心”心理健康信息化平台,构建了“学院-系院-辅导员-学生”网络体系,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全员心理筛查,一生一档网上备案,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数据的预警管理和辅导员谈心谈话记录。辅导员(班主任)充分运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水平。学院社会家庭相结合。学院定期进行家校沟通,形成辅导员(班主任)和家长共同关注学生、互通学生心理状况、实现家校心理育人的良性机制。对于心理危机学生,进一步建立与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育人机制,依靠学生亲人、心理卫生机构及居委会、公安、法院等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专家配合,开展对危机学生的关爱和引导活动,逐步解开学生心理的症结,帮助危机学生安全度过心理的危险期,呵护学生健康成长。“五育”并举相结合。德智体美劳教育的不同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影响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学院通过“五育六维”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建立互融互通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各系(院)、部门相互配合,不断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从而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升。

三、主动担当,筑牢心理健康教育防线体系

及时发现苗头隐患。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宿舍管理员等“前哨”作用,对有心理抑郁倾向、家庭关系紧张、学业就业压力、情感方面问题的,及时捕捉异样,开展辅导工作;对有突出问题的学生尽早进行干预转介、开展救治,确保心理健康服务无死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需要时获得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加强心理辅导与干预。学院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通过日常观察、问卷调查等手段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一旦发现危机信号立即启动干预程序,包括紧急心理援助、转介专业机构等,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知识讲座、八段锦比赛、“以智慧心”棋类比赛、“乐享食光,焙感欢乐”等特色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减少心理压力和焦虑感,培养积极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