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山东职业学院:创新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 搭建高技能人才成长快车道
发布日期: 2024-08-02 14:44 浏览次数: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时代之需、发展之要。山东职业学院聚焦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主动应对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发展,联合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头部企业实施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入选教育部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探索构建“四步阶梯”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破圈”新引擎,为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探索“四维三融动态增补”招生选拔方式

探索建立综合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企业练功比武三融评价制度,从知识理论、基础技能、身体素质、综合能力四个维度,通过笔试、实操、面试三个环节进行现场工程师招录考试。校企双方共同组织评价,明确过程跟踪,制订退出及动态择优增补机制。近五年,学校每年通过订单预选、“2+1”和“1+1+1”提前植入培养等方式,联合培养学生2000余人,超过50%的学生实现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2+1”前置培养模式在全国铁路系统专项推广。

二、创建“六平台四双五共”协同培养机制

依托已加入的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已牵头组建的全国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工业数智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轨道交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青岛市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共同体、济南市网络视听产教联合体六个平台,组建3个现场工程师学院,推进4个产业学院建设,创新实施“校企双主体、学徒学生双身份、学校教师企业技师双导师、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双浸润”校企合作“四双”模式,健全完善“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标准共创、成本共担”现场工程师培养“五共”机制,推动政行企校资源有效融合,工程师培养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学徒培养与企业员工培训相互结合。

三、构建“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

设计开发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强化通用能力和创新素质培养;设计开发岗位技能平台课程,突出岗位通用技术培养和岗位专属能力培养;设计开发综合素质平台课程,重点提升国际化、数字化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其中,岗位技能平台课程遵循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规律,设置岗位基础模块、岗位核心模块、在岗培养模块,在岗培养模块依照岗位方向分别设计综合训练任务,潜心培养锻造一批具备工匠精神,能发现并解决现场工程问题,胜任技术与现场管理双重岗位职责,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近五年,学生毕业时取得职业资格证、职业技能等级证比例达到100%,轨道交通类专业学生毕业时上岗证获取率超过98%。2023年,2名学生以理论、实操“双百”成绩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第一名。

四、健全“四级三循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

强化“人岗适配”评价目标,基于“始于岗位要求、终于达标上岗”的人才培养逻辑,针对人才培养全链条的课程学习、顶岗实习、毕业上岗三个阶段制定标准体系,实施“学习投入、学习收获、顶岗行为、上岗跟踪”四级评价。设计“课程教学、顶岗实习、人才培养”三循环诊改路径,推进课程教学方案、顶岗实习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自主优化,促进教师教学能力自主提高,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螺旋提升;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学生和教师、课程和专业、学校和企业三个维度的数字平台,实现校企双方评价标准智慧对接、评价结果动态反馈、诊改过程实时监控;将评价结果、诊改情况与绩效奖励分配改革挂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其中在世界500强和国有大型企业就业比例超过73%,培养认定“齐鲁工匠后备人才”329人,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满意度超过99%。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