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鲁东大学:“五个坚持”深入推进教师职称评聘改革
发布日期: 2024-03-13 19:23 浏览次数:

鲁东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深入推进教师职称评聘改革,建立健全分类多元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职称评聘引领教师成长发展的“指挥棒”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第一标准,把牢师德之舵

学校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设置教师工作部,统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持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坚持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第一标准,把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职称评审首要位置,全面审核教师思想政治及师德师风表现,从严使用师德考核结果,绝不姑息、容忍任何有违师德师风的言行。先后出台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及师德考评实施细则,制定师德师风建设负面清单,落实教师职称评价中师德失范“一票否决”,树立起高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鲜明价值导向。

二、坚持分类评价,探索多元之路

按照分学科、分岗位进行评价和管理的思路,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将专任教师岗位分为工农学、理学、人文社会科学三个类别,分别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分层评价标准。同时对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辅助人员等单设系列,单独分配晋升名额,单独组建评审组,实行单独评审。教师可结合自身优势特长和发展实际,在教学、科研等业绩成果绩点体系中,根据自己的业绩成果自主选择和组合晋升条件,形成“自助餐”式申报条件,自然形成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等竞聘类别。在评价方式上,根据不同类型人员岗位特点,设置常规申报、破格申报、直通车申报等多种晋升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机制,探索多元化、可选择的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三、坚持多维评价,筑牢育人之基

学校多维度全方位设置教师评价内容,更加注重品德、业绩和能力,将项目、论文、奖励、课程、教材、论著、成果转化、指导学生竞赛等20多类业绩成果纳入评价要素,力求涵盖教师教学、科研、育人、社会服务等各方面业绩贡献,对教师进行多维综合评价。高度重视教学在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的基础性地位,严格要求教师系列申报人员每学年必须承担一门以上的本科生课程讲授工作,明确不同职称级别教师的授课总学时要求。充分考量教师在担任班主任、辅导员、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学生社团等多方面的付出和业绩,将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有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作为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有力推动教师回归育人本位,把更多精力和智慧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引导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坚持创新评价,遵循学术之规

学校在尊重学术规律,注重对教师学术水平、学术能力和学术发展潜质的评价,坚决破除“五唯”,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指标,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考核评价权重,国内国外论文同等对待,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和前置条件;不将国(境)外学习经历作为教师聘用和职称评聘的限制性条件,不简单通过各类人才计划头衔评价人才。强化代表性成果评价,重点考察竞聘人代表性成果的学术水平、创新观点和学术贡献,竞聘人业绩成果达到相应岗位要求的绩点门槛条件后,代表性成果学术水平作为专家评审的重要依据。实施校外同行专家评价,对代表性成果进行校外同行专家进行第三方学术评价,鉴定学术水平是否达到竞聘岗位要求。综合采取教师个人述职、面试答辩、业绩展示等多种灵活评价方式,全面展现教师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能力贡献。

五、坚持成果导向,畅通成长之旅

学校重视聘后管理,突出考核评价,实现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聘期期满考核有机结合,健全教师岗位长中短期贯通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引导、预警、帮扶、服务、督促一体化的工作体系。实行合同管理,提高聘用合同精细化管理水平,明确岗位职责、目标任务,加强对获聘教师履行合同、承担任务、发挥作用等方面的考核。制定差异化聘期任务,在教学科研方面围绕项目、成果、奖励等设置多种组合,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尊重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妥善处理中期考核、聘期考核与长周期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关系,既考察约定任务完成情况又兼顾教师成长发展实际,既关注已经获得的显性成果又关注教师持续的努力与探索,着力构建完善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搭建教师成长发展平台,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