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职业学院主动扛起助力乡村振兴责任,积极与淄博市组织和农业等相关部门对接,发挥专业优势,聚焦“党建、技能、科技、文化”四大方面,助力乡村人才培养。近三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00余万元,引资2000余万元,帮助销售农特产品1600余万元。培养培训农村党员干部600余人次、农村技术技能人才3.2万余人次。
一、聚焦党建领航,培养乡村振兴“领头雁”
将“双周双学”制度引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协助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发挥学校理论宣讲团作用,将课堂搬到焦裕禄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引导乡村党员干部学习革命先辈的政治品格。创新推选“党建指导员”,协助村党支部抓好党建工作,实地指导村委换届、党员发展、活动阵地建设,推动支部和党员组织学习活动正常化,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协助设立“致富示范岗”,联合村委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到市内外脱贫致富先进村参观学习,提升党员干部引领力。协助村委推进农村合作社设立、蓄水池修建、生态食品产业和绿色乡村游项目开展,带领党员干部在项目推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党员干部攻坚力。
二、聚焦技能强化,培养乡村振兴“主力军”
抓住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这个根本技能,组织开展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农药经营人员、种子从业人员等专题培训,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投入“阳光工程”培训资金6万元,培训“园林绿化工”100余人、果树修剪技术人员3000余人,受训人员100%上岗,有效提升工作技能。聚焦提升乡村人员销售知识,发挥财经商贸专业群优势,组建项目团队,开发电商培训包,开展电商营销培训,累计培训指导3000余人,助力农特产品销售总值达6000余万元。依托校内淄博市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开展专题培训16期,累计培训9700余人次,为乡村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合格全科医生和优秀养老护理人员,满足了基层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依托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和装配式建筑施工体验式教育基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1.4万余人。
三、聚焦科技兴农,培养乡村振兴“生力源”
组建农村科普志愿服务团,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普宣讲、科技培训。常态化开展科技普及活动,累计开展各项科普活动50场次,受益群众3.5万余人,提升了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依托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等特色专业,成立农技服务小分队,把农技服务送到农村,先后开展了现代农机技术进合作社、传统技能技艺进院落等科技兴农专项行动。协助开发助农惠农产业项目16个,培养乡村科技骨干200余人,累计向贫困村、贫困户、种养大户等提供产业技术咨询5320条,指导300余户农民掌握了紫薯、山药、猕猴桃等种植技术,助推“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四、聚焦文化赋能,培养乡村振兴“新农人”
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专业优势,与市县配合完善“图书馆+书院”模式,设计和推进“稷下农家书院”标准化建设,建成农家书院4个,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齐文化,推动农村乡村文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依托淄博市乡村美学教育基地,承办乡村美学教育“千名农村妇女进高校”培训班,培养乡村美学教育带头人300余人。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和乡村美学建设,开展特色文旅项目实践教学,让美融入到强农兴农全过程,推动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区域“非遗”和传统技艺传承人教育计划,培育特色技艺、传统技艺传承人和“乡村工匠”78人。充分利用专业资源,推进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培养乡村旅游专技人才494名,有效助推当地乡村文旅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