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聊城大学:加强区域国别研究 服务大国外交
发布日期: 2024-11-19 18:25 浏览次数:

近年来,聊城大学作为区域国别学研究的先行者,积极响应国家外交需求,大力强化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着力搭建研究平台,汇聚全球人才,强化有组织科研,努力承担智库资政与人才培养使命,促进文化教育交流,为国家和区域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搭建优势特色科研平台

学校牢记“国之大者”,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较早开展区域国别相关研究。2022年,学校整合学科资源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下设三个区域国别科研平台,均入选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服务“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第一个独立建制的太平洋岛国研究机构,中心下设历史文化与社会形态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14个国别研究室和1个编译室,现已成为国内人员多、实力强、水平高的太平洋岛国研究平台,两次获评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高水平建设单位。响应国家北极政策,设立北冰洋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于2018年,作为我国首家以北冰洋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下设环境史与考古学部等3个研究部门,中心助力聊城大学成为北极大学联盟成员、联合国MOST可持续科学联盟成员。助力建设中拉命运共同体,成立加勒比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于2019年,是国内首家以加勒比国家为专门研究对象的科研平台,目前形成加勒比国家执政党建设与政党政治研究等多个特色鲜明的学术研究方向,中心助推中国古巴(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成立并将联盟秘书处设在聊城大学,快速成长为我国加勒比地区研究重要力量。

二、深化人才聚合学科交叉,开展有组织科学研究

组建国际化、专兼职研究团队。本着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聊城大学组建起一支融通各学科、涵盖国内外著名学者的研究团队。太平洋研究中心聘请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中心首席专家、学术顾问和兼职教授,研究团队荣膺山东省“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和“干事创业好团队”称号;北冰洋研究团队由来自中美俄德意及爱尔兰等国的研究人员组成;加勒比研究中心与古巴哈瓦那大学共建哈瓦那学院,共享人才、学术资源。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着眼服务国家外交,着力推进世界史、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资源融合融通,组织分布在校内外、国内外的研究人员按照学科发展规划开展协同研究,助力构建我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学术与话语体系。搭建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着力建设区域国别研究公共服务平台,为国内相关领域学者提供科研资源支持。太平洋研究中心建成国内最齐全的太平洋岛国研究资料中心、国内首个太平洋岛国研究智库平台数据库,编辑出版《太平洋岛国研究资讯》《太平洋岛国研究》(集刊),合办《区域国别学文摘》等学术刊物,多次举办太平洋岛国研究高层论坛、小岛屿国家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北冰洋研究中心创办《北冰洋研究》(集刊),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合作出版“北冰洋译丛”,与三联书店联合出版“近北极民族研究丛书”,为区域国别研究成果交流提供平台支持。

三、承担资政育人使命,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发挥科研资政功能。在围绕学科发展规划开展自由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聊城大学积极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夯实服务国家外交的学术基础。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出版《南太平洋海洋治理及当代启示》等30余部著作,在《世界历史》等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70余项,在《环球时报》等媒体发表国际时评100余篇,并每年发布《太平洋岛国发展报告》;北冰洋研究中心出版《北冰洋研究》(集刊),主编《北冰洋研究中心通讯》,中心学者提出将中国北方跨境民族纳入国际北极原住民研究框架,提升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话语权。承担人才培养使命。学校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历史学及相关专业,强化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建设,着力加强区域国别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区域国别学列为学校“冲一流”学科,2024年获批区域国别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并与阿拉斯加大学、山东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同时开展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涉外培训,形成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培训生、留学生教育、独具特色的国别区域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荣获首届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案例一等奖。搭建文化教育交流桥梁。学校连续参加中国援助太平洋岛国教育项目,在萨摩亚和汤加开展援教工作,在萨摩亚国立大学建设孔子学院,开展中国文化和语言推广,举办太平洋岛国气候官员学者技术人员应对气候变化培训班,提升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学校向太平洋岛国捐赠家用光伏发电与水处理设备,选派教师培训提升蔬菜种植和牲畜养殖技术,促进中太民心相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