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山东职业学院:“四维并进”打造产教融合新生态
发布日期: 2024-10-09 18:43 浏览次数:

山东职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构建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新生态,在服务好支撑好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走在前、挑大梁、作贡献。

一、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搭建高质量融合平台

学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依托“两翼”搭建高质量融合发展平台,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一是与国铁集团、青岛地铁等“链主”企业,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合作,牵头组建了4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1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分别建立了专业研究中心、技术应用中心、技能培训中心,发布了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人才需求预测报告》《人才供需清单》《技术供需清单》,全链条式助推产教精准对接、助力行业产业发展。二是入选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共同体理事单位,承担了2门一流核心课程、2个典型生产实践项目的建设开发工作。三是携手华为等行业领军企业组建了4个产业学院,获批济南市校融合项目3项,其中检验检测分析平台为济南市生物医药企业培养检验检测人才50多人,申报相关专利3项,推动专利转化15项。

二、聚焦产业人才需求,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依托行业、融合产业,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一是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全员书院制”改革,将通识教育嵌入书院,有效破解职业教育“重技能、轻素质”的痛点,也打破了一考定终身、专业难如愿的桎梏。二是深化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全面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构建“四步阶梯”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入选教育部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破圈”新引擎。与国铁济南局合作开展“1+1+1”人才培养,超过50%的学生毕业即就业。近五年承办国际、国家和省级职业技能竞赛50余项,获各类技能大赛一等奖215项,培养认定“齐鲁工匠后备人才”329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其中在世界500强和国有大型企业就业比例超过73%。今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居全省高校第12位。三是积极发挥牵头单位作用,推动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联合体内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新形态教材、实践教学项目、教学资源、优质教学装备、竞赛规程等,实现共同体、联合体内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超过90%。

三、紧扣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创新技术服务新机制

学校将创新视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服务激励改革,激发内在创新活力。一是精心布局搭建创新矩阵,建立1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和3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名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联手,一同攻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合作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推广,近年来共开展技术服务500余项,完成科研成果转化300余项,为社会带来近亿元的经济效益。二是新建“梧桐花开实验室”科研平台,依托实验室开展农产品保鲜材料、解救饮料等技术服务项目近8项,其中农产品保鲜材料已实现市场化生产,年产量达500吨,销往美国、新西兰等地,产品性能居世界领先水平。三是创新“‘两院合一’模式”,挂牌成立5个研究院,对接行业产业科技发展趋势,有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近五年,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17项、国家发明专利61项。

四、着眼服务高铁“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学校积极服务教育开放战略部署,以服务高铁“走出去”与国际产能合作为牵引,不断拓展国际合作新领域。一是成立了山东省首个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开办4个合作专业,在校学生1800人,自主招收、联合培养国际留学生1442人。二是服务高铁“走出去”,教随产出,设立教育部全球首批“中文工坊”,在蒙古、老挝、印尼设立“班·墨学院”,建设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助力老挝系统性建设轨道交通职教体系,开发了18套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国际教学资源。三是加强文化交流,先后举办教育部“汉语桥”交流项目2个、国际轨道交通训练营2届、老挝师生汉语言文化交流培训班等,对外交流合作遍及四大洲55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行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