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孔子是中华传统师道文化的开创者和典范。今年恰逢孔子诞辰2575周年,孔子重视道德修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大先生”,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至今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言传身教,立德树人。《论语》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认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孔子自己就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典范,他始终秉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赢得了学生的极大认可。
温故知新,诲人不倦。古往今来的大先生用自己的理想、思想、品德、知识、智慧和行动深刻诠释了大先生之大是学问之大、奉献之大,也是品德之大、胸怀之大。在这当中,首要的就是学问要大。孔子有句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作为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教学的热情,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孔子的一生既是教育的一生,更是学习的一生。他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70岁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未尝有一天在读书学习上有所松懈。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这就是“终身学习”。
孔子不仅勤于学习,更善于学习。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然,这里的“温故”并非简单地回顾过去,而是深入反思和总结。此外,他不仅重视自身的总结反思,也注重随时随地向他人学习,把身边人当作学习的榜样。我们在《论语》中能找到很多这方面的言论,如《论语·里仁》篇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述而》篇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的博学多才、学问渊博,绝不是偶然得来的,而是建立在勤学善学的坚实基础之上的。
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孔子一生弟子众多,相传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来自齐、鲁、卫等多个国家。年龄跨度极大,年纪最大的子路仅比孔子小9岁,年纪最小的叔仲会与孔子相差54岁,学生之间资质也不尽相同,但只要学生有求知的渴望,并且品德良好,孔子都十分愿意为他们教授知识。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
因材施教,学以致用。既然“有教无类”,而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诸多差异,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孔子根据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性格特点给予了个性化的教育,使他们避免了“过”与“不及”的毛病。孔子对自己的学生脾气、秉性如数家珍,因此在教授道理的过程中,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意味着只有当学生真正思考和努力寻求答案时,老师才应该给予启发和指导。这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他还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有另外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学思的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乐以忘忧,热爱生活。《论语·述而》篇中,孔子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生活的快乐使他忘记了一切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孔子生活中的爱好是非常广泛的。“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的是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觉得乐曲太优美了,长时间陶醉于这首乐曲的美妙旋律和它所创造的意境中,以至于三个月不知肉味。“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孔子射箭的时候,周边争先观看的人多得像一堵墙,可见其技艺高超。孔子不但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也很注重物质生活的质量。孔子注重养生,其表现之一就是注重饮食。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穿衣方面也有考究,孔子说:“君子正其衣冠。”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的日常工作大多数时候是平凡的,甚至是琐碎的,但每一个热爱事业、热爱生活的教师,都可以像孔子那样,从中发现教育的新鲜、有趣和诗意,在平凡的日子里去创造幸福、发现幸福、体验幸福。
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叶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