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青岛市李沧区:实施课间15分钟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发布日期: 2024-10-24 18:54 浏览次数:

青岛市李沧区坚持开齐开足体育课,目前常态化开展课间15分钟已全面覆盖区域55所中小学,切实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相关做法被央视报道。

一、强化统筹协调,全链条把控提质效

一是压实责任,明确组织架构。李沧区成立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教体局局长任副组长的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专班,全面落实课间15分钟工作主体责任;各学校构建校长全面负责,副校长具体负责,教导主任分年级负责,班主任、副班主任、教师精心组织的责任体系。通过李沧教育“一码通”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开展“校长会客厅”“家长进课堂”“家长节”等系列活动推进家校社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制定活动方案,监督活动流程。二是立足现状,坚持试点先行。分步骤、分阶段扎实推进活动规划,构建出“部分试点—推广普及—一校一案—评比争优”四步走方案。组织专家团队对学校环境、学生数量、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研究确定青岛虎山路小学等4所学校为开展课间活动改革的首批试点学校。经过2个月跟踪考察,持续收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方面意见并落实整改。今年1月出台《李沧区关于全面推行课间15分钟的实施意见》,全区中小学实现常态化开展课间15分钟。三是考评结合,建立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育评价考核指挥棒作用,依托区内7个教育片区和12个教育集团,定期组织区域联动观摩和优秀案例交流活动,促进教育集团校相互学习及优秀经验推广。将课间15分钟与青岛市“十个一”项目、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艺术素质评价、近视防控等有机结合,科学融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保障课间活动质量提升。

二、完善保障机制,小场地拓展大课间

一是强化安保,加大资金投入。设立区、校两级场地开放专项资金用于维修维护、场所保险等项目,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学校日常安全检查,并为全区中小学室外运动场地配备400多个摄像头、270多盏落地照明灯,保障监控全天运行。为全区学校购买场所责任保险,并向全区师生发放安全知识手册,建立课间活动安全公约,引导学生科学有序活动,要求学校每个季度至少开展1次高质量“课间安全课”。二是拓宽渠道,完善基础设施。为全区55所学校更新完善乒乓球台、排球架、篮球架等大型体育器械,并鼓励以“学校配备、师生自制、学生自带”的方式丰富呼啦圈、绳梯、球类、跳绳、沙包、橡皮筋等体育游戏器具。在室内游戏区配备魔方、七巧板、华容道等益智类活动设备,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活动体验。三是创新思维,赋能场地使用。根据各年级人数错时、错峰使用室内室外场地,充分利用室外场地面积及形状规划跑步区、跳绳区、球类运动区等,通过“小场地”开展“大课间”。青岛东川路小学结合校园文化特色,巧妙利用操场旁空地绘制跳房子区、绳梯区、百变大脚丫区、彩虹穿越区、步步登高区和投掷区6款“格子活动区”,师生通过一同丰富格子区游戏规则、创意玩法,让有限的格子区域发挥更多游戏可能。

三、多元融合发展,个性化探索促成长

一是因势利导,深化体教融合。树立体教相互促进的新理念,将阳光大课间纳入体育教学计划,积极推进“体育+”跨学科融合,设置体育与美育、德育、国防教育等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充分发挥体育育人功能,配备体育训练师、心理咨询师等,通过课间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健康心理,增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二是因校制宜,聚焦特色亮点。结合学校优势特色,加快普及非遗项目、新兴体育、民间体育、智趣游戏、地面小游戏等,真正实现“一校一案”全覆盖。青岛虎山路小学印发《精彩花样 玩转课间——青岛虎山路小学课间活动改进方案》,将跳绳作为该校重点推荐体育项目,针对3—5年级进行跳绳集训,并拓展了花样跳绳、竞速跳绳等提高性训练。三是因材施教,实施梯度教学。针对学生多样化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和特点的体育锻炼计划,确保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和适宜性。青岛李沧路小学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体能素养,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在快速游戏区参与扔沙包、跳绳、跳房子、木头人、翻花绳、踢毽子、跳皮筋等轻松益智的传统类活动;三至六年级学生在操场上开展萝卜蹲、捉小鱼、跳大绳、仰卧起坐、折返跑等考验体能的敏捷类活动。除每日体育课时间外,所有学生的室内外活动时间均能保证在100分钟以上,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把健康带给学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