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峡山孩子吃最好的饭,花最少的钱”,自2022年起,峡山区开展学校、幼儿园食堂专项提升行动,打造“三化”食堂,让学生从“吃得饱”转向“吃得营养、科学、均衡”,实现全域食堂的“标准化”、“温情化”、“育人化”,努力把学校食堂打造成学校最闪亮的品牌,打造成学校最中心的地方。多所学校先后分别获评“国家劳动课程示范餐厅”、“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单位”、“食安山东”餐饮服务示范单位、“山东省中小学校星级食堂”等称号。
一、规范管理,打造“标准化”食堂
一是构建学校食堂工作专班。成立由区食药安办、市场监管局、社会事业服务局、教育和体育局、公安分局、政务服务中心等部门组成的食堂工作专班,及时召开工作推进会议,聚焦食堂改善计划实施关键环节,根据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强化研判分析,进行会商协调,建立问题跟踪落实台账,破解工作难题。二是聚焦学校食堂管理重点。区教体局根据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出台《峡山区安全管理手册》《峡山区关于加强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的意见》《峡山区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文件,对餐厅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公共卫生、食堂饭菜价格、收入管理、成本核算等环节提出了系统性的规定和要求,做到主体责任、卫生清洁、人员管理和流程规范“四到位”,食堂安全管理“零事故”,保障学校食堂健康运行。三是加强学校食堂监管力度。推行大宗食品统一采购,从源头上控制了原材料的价格和品质;完善食堂定价机制,按照“公益性、零利润”原则,严格控制结余;独立开设银行账户,规范开展核算;严格执行财务公示制度、加强财务审计,做到账账、账实相符;区教体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等专班成员单位,不定期对学校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成立食堂管理人员、教职工代表、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的膳食管理委员会,通过“四不两直”督察、“学生留言簿”、“家长来找茬”等方式助推食堂运营,推进食堂共建共治。
二、暖心服务,打造“温情化”食堂
一是食堂建设践行“高”标准。两年来,峡山区累计改建9所学校餐厅,实现区内食堂全覆盖;食堂功能间配备齐全,布局科学,室内设施设备按标准配备到位,区域内全部餐厅实现“4D”管理,“明厨亮灶”“快检广覆盖”,硬件设施设备全面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二是食堂管理践行“严”要求。严格把控食材采购途径和品质,坚持当日菜当日买,保证食材的安全与新鲜;坚持“荤素搭配、营养搭配、科学饮食”,每周提供不少于25种菜品,实现了“两荤两素一汤三面食”的配餐标准;实施学校饮食安全管理规范化,把好食品采购关、贮存关、加工关、留样关、消毒关、保洁关,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三是餐食质量践行“好”口碑。峡山区成立食品安全膳食营养研究院,共同研究不同年龄段学生每天的营养需求以及搭配的食材,形成营养安全的菜谱统一使用;坚持询价机制,每周选派专人深入市场调查果蔬、肉类、调料制品等食材价格,确保学校采购价格不高于合同折扣价,保证食材供应价格合理;坚持局长、校长、家长陪餐机制,自费试餐陪餐;坚持“开放式”食堂,每天一名家长挂牌深入学校调研餐厅加工、用餐情况并填写反馈意见,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和解决餐厅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三、课程引领,打造“育人化”食堂
一是建设食堂育人空间。峡山区坚持“食堂的终极价值是育人”的理念,构建食堂育人空间,打造食堂内图书馆、艺术馆和科技馆,让学校食堂成为体现“现代气息”的生活学堂、彰显“育人气息”的智慧学堂、“有特色、有风格”的文化学堂。构建一校一文化,一校一特色,现已建成赵戈小学“三味书屋”食堂、郑公实验学校“书带草堂”食堂、丈岭小学“幸福列车”食堂、岞山实验“丝路文化”食堂。二是构建学校食育课程。开辟校园农场,从播种到收获,让学生亲身感受食物来源;开设食育课堂,教师带领学生了解食品的起源、生长特点、营养价值等知识,完善学生食育知识储备;开展餐厅帮厨、家政课、今周我当家等相关课程,学生动手烹饪、制作美食;就餐全部实行自助取餐,“吃多少、打多少”“碗里不留一粒米”,学生在实践中深刻感知营养搭配、文明就餐、勤俭节约等优良习惯;同时学校开展“美食节”“蔬菜义卖”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走进社会。三是做好学生健康监测。持续开展“食育专家进校园”活动,开设“食安校园”专栏,进一步引导学生科学营养用餐,每年对全区学生进行体检和体质健康测试,对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等体质状况进行重点监测、评价、干预,结果反馈学生和家长,家校协同纠正学生不良饮食习惯,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