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青岛科技大学:“四个聚焦”构建就业育人新模式
发布日期: 2024-10-23 17:46 浏览次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青岛科技大学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作为就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发挥工科高校产学研办学优势,立足“四个聚焦”构建就业育人新模式。

一、聚焦使命担当,打造就业育人品牌

学校始终坚持将思想引领贯穿就业工作全过程,把厚植勇担时代责任的家国情怀作为就业育人工作重点,通过打造主题鲜明、价值导向明确的“就业嘉年华”与“生涯教育月”两大主题性就业育人实践品牌活动,制定实施《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设立“基层就业奖”等政策办法,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主动投身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自觉服务国家需求“大舞台”,唱响基层就业“主旋律”。学校2024届毕业生中,共有30人参加国家基层服务项目,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二、聚焦学生成长,完善就业育人体系

学校始终以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任务,注重生涯理念的培养,坚持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四年不断线”,积极打造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为主渠道,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制作大赛等就业创业赛事为实践载体,以名企CEO开讲、论坛、生涯训练营等活动为补充的全方位就业育人体系,既通过课堂教学、主体赛事等“漫灌”教育,营造良好教育氛围,也通过团体沙龙、个体咨询这种深入的“滴灌”教育,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不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学校的相关经验做法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100个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学校作为山东省“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两个基地之一,每年承担来自全省八个地市约500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集中培训工作,通过“一对一”个体咨询与访谈、“一对多”群体沙龙辅导、模拟面试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在互动中探索职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

三、聚焦育人方略,提升协同育人实效

学校始终将就业工作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学科专业布局优化、教育教学改革、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的“协同融合”“有机联动”,通过结合近几年各本科专业招生、培养及就业情况,逐步改造、停招和撤销不适应社会需求、不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老旧专业,增设适应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的专业,形成了就业和招生培养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此外,学校围绕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结构特点和行业人才需求,加强与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企业合作,联合设立了一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2023年立项数量达72项,位列全国高校第6位,以此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出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建校70余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30余万名毕业生,以橡胶专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橡胶轮胎生产企业的技术总工以上人员中约有70%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

四、聚焦社会需求,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学校始终坚持走政产学研融合之路,将就业工作作为了解和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注重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持续开展“走企业、访校友、联政府”拓市场行动,加大人才输送力度。加强与校友企业和战略企业的互动交流,实施“名企+”工程,策划并运行“海信班”“芯恩班”等人才培养项目,连续10余年举办“名企行”职业体悟活动,整合名企资源,实施就业前置,鼓励二级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精准有效访企拓岗,2023年校院两级累计访企201家,先后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496个,每年可容纳5万余名毕业生实习见习。加强与学校产学研合作紧密单位的人才联合培养,与青软共建软件、物联网两个本科校企合作专业,与赛轮、软控、森麒麟等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研究生联合培养,探索教科产融合、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的新机制和新路径,培育出一批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建立与各级政府、人才市场就业信息共享机制,举办“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中国橡胶行业”“高端绿色化工”等多场校级大型双选会,向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领域输送青科大毕业生,让科大的校友扎根齐鲁大地的同时遍布祖国各行各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