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鲁东大学:加强“三个机制” 赋能国际科技合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4-10-21 17:24 浏览次数:

鲁东大学围绕国家战略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引人育人机制、协同创新机制、考核激励机制“三个机制”建设,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国际科研合作工作高质量深入开展。

一、建立引人育人机制,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地

学校制定出台《鲁东大学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鲁东大学外国专家(教师)管理规定》等文件,重点引进国家发展急需、学科建设急盼、科学研究亟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采取“特事特办、一事一议”方式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壮大了学校高层次人才方阵,极大促进了鲁东大学水利环境海洋、芯片与集成电路、食品药品与现代农业、教师教育、文化传承创新传播等五个优势特色学科群的跨越式发展。在引进国际学术领军人才的同时,引进获得博士学位的110余名青年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组建先进粒子与光子探测、海岸带风暴侵蚀和漫滩灾害预测与评估、海岸海洋工程环境安全与保障、超精密定位运动台及精密仪器研发、土壤健康与果蔬品质研究、农林作物遗传改良等高水平科研团队,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二、坚持协同创新机制,提高国际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

学校依托海外高层次专家的学术影响力,有效整合国内国际科研资源,举办了海岸工程领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半导体微纳器件与特征芯片学术研讨会、农林作物分子育种关键技术及高效栽培学术研讨会等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30余场,邀请高层次海外专家进校做学术报告40余场,极大拓宽了教师的学术视野,提高了科研水平。依托海外高层次专家和青年科技人才,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协同攻关,主持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山东-以色列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80余项,获批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0余项。建设山东省高校先进半导体探测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依托高层次海外专家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鲁东大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东营基地、土壤健康与果蔬品质研究院、功能型园艺植物高效繁育技术创新中心、鲁东大学—明石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等校地校企合作平台,在土壤改良与修复、农林作物遗传育种、新型种养模式推广、集成微纳电子、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微纳系统等方面开展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助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三、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深入发展

学校进一步优化创新机制,明确了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发展目标、基本方针、体制机制、支持系统。制定出台《二级学院人才队伍建设考评指标体系》《二级学院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考评指标体系》等文件,鼓励教师出国访学,鼓励引进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合作产出的科研成果对二级单位加倍计分。针对教职工层面,制定了《鲁东大学事业发展重点业绩评价办法》等文件,在职称评聘、期满考核中,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对国际合作产出的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应用类成果、科研奖励等加倍计分运用,有力促进了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深入开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