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去年以来,青岛市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优质学位扩增、初中强校提质等十大攻坚行动,吹响了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冲锋号。行动开展以来,市教育局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通过“保供给、补短板、扩优质、提质量、强保障”等措施,全面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保供给,学校建设驶上快车道
一是推动学校建设数字赋能。搭建学校建设与校舍管理平台,实现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及时督促解决项目建设推进问题。去年以来,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76所(已开工163所),增加学位16.89万个。二是重点破解低效片区(园区)学校建设难题。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行动,在相关低效片区新建改扩建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等10所学校,推动了区域民生设施的提档升级。三是全力应对小学入学高峰挑战。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48所,教室改造215所,借地办学22处,新增小学优质学位8.29万个,积极应对小学入学高峰挑战,全部学生得以平稳、顺利、圆满入学。
二、补短板,学有优教取得新进展
一是着力扩大公办优质学位供给。采取启用新建公办园、民办园转公办园等方式增加幼儿园公办学位3.7万个,完成132所农村薄弱幼儿园改造升级,公办园、优质园占比分别从2021年的51.57%、60%提升到59%、73%。二是着力扩增公办普通高中资源。今年市区完成两所高中扩建工程,推动优质高中通过内部挖潜扩大招生规模,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学位1200个;有关区市新开办4所公办普通高中,改扩建项目优质高中3个,新增学位约2700个;满足了更多老百姓上公办优质高中就学的需求。
三、扩优质,教育高地扩增新阵容
一是实现新校高位发展。按照“建一所、优一所”的目标,提前遴选教师跟岗培训,采用“一长多校”办学模式,推动一批新校与优质学校一体化办学,94所新建学校实现高起点办学。二是强化初中强项提质。直面老百姓择校就是择初中的现实,通过“揭榜挂帅”选聘校长、订单式高端培训校长等9项措施,推动琴岛学校、沧口学校、麦岛中学等53所强校提质试点校快速成长。三是加强集团化办学。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从2021年的34%提升至66%,66位优质校长实行“一长多校”办学,在市南东片西片、市北浮山后片、李沧东片、崂山区、高新区和其他区(市)主城区打造推出一批新优质学校,家门口好学校越来越多,一批教育新高地迅速崛起。
四、提质量,育人品质实现新突破
一是聚焦教育教学主责主业。推出局长校长面对面、校长书记听评课、大教研组建设、智慧教育赋能等措施,推动全市普通高中全面创优。大力加强尖兵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实施“强基计划”“英才计划”等,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系统化培养体系,高考成绩实现稳中有升。二是深化特色高中创建。研发《青岛市特色高中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试行)》,青岛二中等3所学校获评山东省首批特色高中,遴选认定第二批市级特色高中8所。三是创新教体融合、艺教结合、教医互动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艺术测评,率先编印《劳动教育(实验)》教材,全面开展在校生视觉健康、脊柱健康和心理健康筛查,不断擦亮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品牌,学生体质监测合格率位居全省前列。
五、强保障,强师兴教迈上新台阶
一是统筹师资调配。连续两年在全市统筹编制7000余个,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出台优秀高校毕业生来青任教政策,招聘国家公费师范生533人。二是创新梯队培养体系。制定青年教师“菁英计划”,推动教师队伍梯队发展,全市拥有国家教学名师6人、齐鲁名师名校长165人,新入选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工程人选85人,全市优质师资达到1.76万人。三是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每生每年由900元统一提高至1300元,初中由1100元提高至1700元,保障水平达到全省最高。